我国经济国际化与收入分配不均的关系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找国的经济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时期,尤其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在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两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国际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均程度也在日渐加深,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的国际警戒线之上,并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之中,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基尼系数可能会突破0.5。在以和谐社会为奋斗宗旨的今天,研究经济国际化与收入分配不均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国际化的视角提出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   本文在回顾以往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整理计算多方面的数据,以大量图形图表描述了找国经济国际化和收入分配的发展现状、发展历程和各省际地区的具体情况,并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这两个指标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随后,文章以CD模型为基础,结合HO模型和SS模型中的相关假设,对我国经济国际化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做了理论推导,初步得出了经济国际化与收入分配不均存在负相关关系。然后以我国31个省市2003-2008年的一系列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对经济国际化和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过程中,又从经济国际化的整体效应、经济国际化具体指标的效应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块之间的不同效应三个层而分别做了研究。分析过程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一、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产业格局的变化所引起的,并不是经济国际化水平的增长。   二、经济国际化的整体效应是缩小地区内收入分配的差距,其具体指标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其中出口和外商投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而进口和国际旅游则扩大收入分配差距。   三、经济国际化对我国各地区的收入分配状态的作用效果不同,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其次,东部地区最弱。   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采用了经济国际化这个全而且新颖的指标,不仅在整体上分析了经济国际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而且将经济国际化指标细分为对外贸易、FDI和国际旅游三方面来具体阐述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其次,使用了CD模型结合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推导,创新了收入分配理论的推理方法。再次,通过计量方法和实证分析,详细分析了各因素对收入分配造成的影响大小,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阐释。最后,根据实证中得到的结论,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政府提出了几点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开放初期,我国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FDI)。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利用FDI的战略发生了变化:不再一味追求“量”的增长,更注重对“质”的选择以
汇率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对一国宏观经济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钉住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
学位
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境外出现了众多针对中国概念资产的金融衍生品,如人民币NDF、人民币外汇期货(CME)、人民币NDIRS、A50指数期货(新加坡)等,为经济主体提供
自改革开放确定吸引外资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之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1992年以后,我国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快速增长,2002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