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欧的人道主义思想由来已久,从古希腊时期便有了“人道”这个词语。人性有完美和不完美之分。人类相对于神来说是不完美的,相对于低一级的动物来说是完美的。人道仅指人性中完美的部分。我们研究歌德作品的时候都很了解,歌德的思想在他的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歌德的人道思想涉及到很多领域:社会生活、政治、法律、科学、医学、自然观察、艺术和宗教等。歌德的人道思想是建立在他对“人”的理解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不同时期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通过分析《陶里岛上的伊菲革涅亚》的文本,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歌德的人道思想之所在。本文的后半部分致力于对这部戏剧进行解剖,从伊菲革涅亚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以及她与剧中其他主要人物发生的关系上,详细分析歌德人道思想的具体表现。伊菲革聂亚以自己高贵的人性,感化了她的弟弟俄瑞斯托斯,将他从疯病中唤醒,并成功制止住皮拉德斯的出逃计划。她用真诚感动了国王托阿斯,托阿斯最终决定让他们平安回希腊,从而避免了一场战争。这里反映出歌德早期人道思想,即高贵的人性可以克服所有人性弱点,防止损害人类道德行为的发生。 从歌德这一时期的书信及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早期的人道思想表现为:他认识到人的局限性,在神面前,人只有顺从;他认为人需有意志力去抵制欲望,同时最重要的是具有道德观念来使心灵得到平静;人应当高贵和乐于助人,高贵的人应当用教育去帮助别人;人们有义务去追求真和美,艺术家应当同时有一份工作。这个思想使得歌德困在魏玛的工作中,没有全身心投入到艺术的追求中,艺术天分不能得到发挥使他陷入痛苦中。 在1786到1788年的意大利旅行中,轻松的生活及南方人的热情和快乐使歌德的思想更加自由,他认为:人有能力去追求精神的最高价值;满足真实的内心欲望。随着对自然了解的不断深入,他认为人有能力和智慧去认识自然,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人道思想对我们理解“人”及“人类”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歌德人道思想形成时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如高贵的女性不能同其他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一样热情的生活,“野蛮人”被排除在文明之外等。歌德意识到这点,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克服了这些片面性。他开始重视人的不同的生活状况;认为人道不止保护个体的尊严,传统的生活状况也应当被保留;他也接受了曾经认为是“野蛮”的东方艺术,在西东合集中他加入了东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