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中,文革时期的美术创作是一段特殊的阶段。在文革时期由于特殊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使得当时的美术创作体现出独特的特点和意义。而作为文革时期“秦文美”的陕西美术创作组,是在这一时期产生较大影响的美术创作组织。秦文美是由陕西美术界官方成立的创作组,“秦文美”应该这么解释:“秦”指陕西,“文”指文化局,“美”指美术创作组,“秦文美”就是在陕西省文化局领导下的美术创作组。秦文美的主要创作人员:蔡亮、张自嶷、周正、高民生、王子武、陈忠志、黄乃源、周光民、杨国杰、黄申发、徐小昆、谌北新、刘文西、李世南、孙耀胜、王炎林、吕英澄和雕塑组的林士岳、马改户、李小村、王天任、谢天吉、陈启南、刘锋刚、张淑英、马崇德、孟彩霞等数十人。以秦文美署名的创作作品有:《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铜墙铁壁》、《延安新春》、《幸福渠》、《枣园里来了秧歌队》、《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在毛主席身边成长》、《一切为了前线》、《毛主席参观边区农展会》、《保卫边区》、《你办事我放心》、《延安儿女心向毛主席》。以集体创作展现的“秦文美”汇聚了当时在陕西范围的年富力强的美术骨干,发挥集体智慧和协作创作,把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历程为题材,为当时的“延安革命纪念”进行专题创作。“秦文美”把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革命历程进行挖掘和表现,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油画作品,受到时代的认同和高度评价。本文从秦文美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和文化因素展开分析,对当时的政治因素、人文环境、时代特点等加以全面探究。秦文美创作组的形成,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既包含了国内因素,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包含国际因素,是国际关系的折射。另外,本文对秦文美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和特殊的创作方式加以分析,总结其集体创作的特征性和历史驱动要素,再从横向和同时期其他创作团体的集体创作来对比,找出秦文美在共性环境中的个性体现;然后深究秦文美时期艺术发展的精神内涵,包括文革美术时期整体的时代精神旋律,从而对秦文美的风格特点加以研究。“秦文美”这一艺术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政治因素而促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被动性和客观性等因素。在对“秦文美”创作现象研究中,现在的大多数人结合文革特殊时期的因素,对于这一特定时期的美术呈现出整体的批判,其实从宏观来看,文革美术并没有阻挡住现代美术的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所以说它只是事物发展中所经历的合理辩证因素。在文革美术的大量作品中,能在一些表现方面摆脱政治思想的禁锢是一件困难且不可为的事情。尽管文革时期的美术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在创作上风格有大一统的感觉,但是秦文美在有限分范围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得一些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风格上有所突破,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一个特定时代精神的反映。秦文美作为文革美术时代中较为特殊和突出的一个现象,其创作作品和组内成员对于后世的国内美术发展有着明显的传承和影响,具有较高的文化意义。并且,从秦文美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同时期其他作品所罕有的对于那一时期思想禁锢的反抗,以及画家们对于内心深处所激荡着的艺术本质的呼唤和呐喊,这也是其能够跨越红色时期流传至今的本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