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仍以课时为单位组织教学,此种教学设计易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且过分关注分数导向,忽视了情感态度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当前所提倡的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同时,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易使教师局限在课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中,缺乏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因此亟需改变教学现状。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教学设计和实施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仍以课时为单位组织教学,此种教学设计易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且过分关注分数导向,忽视了情感态度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当前所提倡的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同时,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易使教师局限在课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中,缺乏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因此亟需改变教学现状。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几个主要环节提出了数学教学建议,而落实这些建议的关键是实施单元教学。单元教学强调基于整体视角重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培养学生能力以及提高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以“直线与平面平行”主题单元为例,开展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可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单元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献,明确单元教学设计及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并梳理相关研究。其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从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类型、实施步骤等四方面开展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再次,通过访谈法,围绕“教师对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论层面的理解、教师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步骤的了解、教师实施‘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的情况”三个维度访谈一线教师,获得当前“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为本研究奠定基础。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的各操作环节进行分析,形成单元教学设计。总体回顾,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通过开展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有整体化思想、体现核心素养进阶。(2)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整体性、循序渐进、以学生为本、创造性、发展性。(3)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类型主要有基于数学核心知识开展的单元教学设计、基于数学思想方法开展的单元教学设计、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开展的单元教学设计。(4)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包含分析内容选择主题、基于主题构建单元内容体系、分析教学要素、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评价反思及改进。2.通过访谈当前一线教师对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了解及“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实施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在对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解层面,大部分教师能够抓住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特征,且了解其开展步骤,而有些则教师缺乏整体单元理念。(2)在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具体步骤的了解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时缺乏重点,部分教师未处理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关系,且课时目标之间缺乏关联性。其次评价单元教学效果时,部分教师的评价手段略显单一,所得到的评价效果不够全面,忽略了每个学生的平时变化。(3)在实施“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方面,有3位受访教师收获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时能抓住知识间的联系、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数学思想;另外4位教师则认为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师也有些许困惑,比如:对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的能力及精力存在疑虑、对如何有效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存在困惑。3.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的步骤加以阐述,形成“直线与平面平行”单元教学设计。
其他文献
喀斯特槽谷区存在地表地下二元空间地质构造,土壤侵蚀是通过地表和地下同时流失,由于人类以破坏自然坏境为代价的不合理活动,导致了喀斯特槽谷区成土困难、土层浅薄、基岩裸露、蓄水保肥能力低下,加快了该地区石漠化进程,生态环境脆弱。另外,喀斯特区还存在典型的顺/逆层坡造成岩石与坡面之间存在不同角度夹角,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的同时还使得坡面产流产沙机制复杂化,产流产沙机制也更为复杂,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化、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师自我成长是指高中生物教师将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工作作为意识对象,在实践中体现出有明确的目标、能主动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寻求答案、主动合作、自我反思这一系列的综合行为,从而不断在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自己的价值。它反映的是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自己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自我成长的总的认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自我成长由
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本身被赋予更高期望,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教学进入大众视野,探索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性教学,成为当下教学实践的热点内容,其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这也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ADI教学理论中对于开展教学有具体的框架流程,尤其是其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
阅读作为感知国外文化的方式,在外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成功阅读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阅读策略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话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来帮助中学生进行高效地阅读。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文本类型的不同会导致阅读策略的使用差异。由于英语小说的情节连贯完整和故事性强等特点,在国内英语学习中得到普遍重视,但英语小说阅读难度较大,内容不宜读懂,所以本研究旨在对英语小说阅读策略进行描述性调查分析。
写作是外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同时英语写作也是我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以2020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评价标准和依据,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有所欠缺。长期以来,许多国内学者都致力于探讨和研究如何提高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在本研究中,笔者尝试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运用体裁教学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体
高校是育人成才的重要场所,是知识传播的温床,优美的校园景观是高校学子开展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提出新的教学方式,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校园景观更新建设成为必然,校园中心景观是校园环境中的代表性景观空间,它包含丰富的景观要素,在为师生提供优美环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大学的整体风貌形象,成为校园文化的展示窗口,因此在
国家农业农村部在2015年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力争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控‖是指农业发展中要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两减‖是指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基本‖是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是指高中教师在分析思想政治课教材以及学生基本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预设一系列有关教学内容的引导性问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回答或者延伸出其他相关、更具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从“问题的问答”中获得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相较其他教学方法而言,问题教学法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训练与提升、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笔者之前的教学经历以及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方向。核心素养落实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但不同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又有不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凝练出了生物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是组成要素之一。在此背景下,一线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理论上对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的概念
外语口语焦虑(FLSA)是指外语学习者在进行外语口语输出时产生的焦虑。它是外语焦虑(FLA)的一种形式,是学习者在进行外语学习的产生的焦虑,具有不同于其他焦虑类型的特点。关于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来源、影响等已经有广泛的研究,但现有文献中关于外语口语焦虑的实证研究却有限,特别是高中生的外语口语焦虑。本研究调查了中国高中生外语(英语)口语焦虑的总体情况,外语口语焦虑与口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具体回答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