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方向。核心素养落实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但不同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又有不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凝练出了生物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是组成要素之一。在此背景下,一线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理论上对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的概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方向。核心素养落实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但不同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又有不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凝练出了生物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是组成要素之一。在此背景下,一线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理论上对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进行解读,在实践上对高中生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测验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的内涵、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对科学探究素养的组成要素进行解析,将其分为科学探究能力、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认知以及科学探究情意品质。编制学生测试卷和问卷、教师问卷,对重庆市6所中学的师生展开调查,以了解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素养的内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意识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重要性;科学探究教学在不同学校类型和年级的教师之间存在差异,原市教委直属中学的教师在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认知、重视程度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意识方面都较市重点和市普通中学更好,市重点中学次之,市普通中学相对较差,高二教师较高一教师更好。在学生方面,高中生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认知情况较好,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在科学探究本质认知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层次班级和学校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重点班显著高于平行班的学生,原市教委直属中学显著高于市重点和市普通中学的学生,市重点中学显著高于市普通中学的学生;大部分高中生都具有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和精神。在高中生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教师对生物学科学探究素养认识不深,对科学探究素养的内涵及具体内容的认识比较模糊;第二,教师培养意识淡薄,能够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师只占很小一部分;第三,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需求;第四,教师教学评价方式封闭,对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为主;第五,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整体水平一般,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班级和学校的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二年级显著高于高一年级的学生,重点班显著高于平行班的学生,原市教委直属中学显著高于市重点和市普通中学的学生,市重点中学显著高于市普通中学的学生,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第六,高中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不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及相关理论,从教师层面上提出以下六点培养策略:(1)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认识水平;(2)更新教学理念,增强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意识;(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兴趣的培养;(4)改善评价方式,树立以科学探究素养为目标的评价观念;(5)重视实验教学和科学史教学,渗透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6)加强交流和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其他文献
在表面科学上把对液体有极憎或极亲特殊“情感”的现象称为极端润湿现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等。受到此类生物的启发,科研工作者们开始在固体材料基体上构筑极端润湿性表面,如高分子材料、传统金属材料等,使得这一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研究表明,决定材料表面润湿行为的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分别为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粗糙结构。高分子材料虽然具有较低的表面能,但是在长期服役过程中
随着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的接连出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迈入了2.0时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提高了对管理者的要求,园长作为园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其信息化领导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园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发展,如何正确的认识园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当前长沙市园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如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园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以及如何提升园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从而改善园所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喀斯特槽谷区存在地表地下二元空间地质构造,土壤侵蚀是通过地表和地下同时流失,由于人类以破坏自然坏境为代价的不合理活动,导致了喀斯特槽谷区成土困难、土层浅薄、基岩裸露、蓄水保肥能力低下,加快了该地区石漠化进程,生态环境脆弱。另外,喀斯特区还存在典型的顺/逆层坡造成岩石与坡面之间存在不同角度夹角,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的同时还使得坡面产流产沙机制复杂化,产流产沙机制也更为复杂,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化、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师自我成长是指高中生物教师将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工作作为意识对象,在实践中体现出有明确的目标、能主动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寻求答案、主动合作、自我反思这一系列的综合行为,从而不断在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自己的价值。它反映的是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自己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自我成长的总的认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自我成长由
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本身被赋予更高期望,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教学进入大众视野,探索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性教学,成为当下教学实践的热点内容,其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这也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ADI教学理论中对于开展教学有具体的框架流程,尤其是其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
阅读作为感知国外文化的方式,在外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成功阅读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阅读策略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话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来帮助中学生进行高效地阅读。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文本类型的不同会导致阅读策略的使用差异。由于英语小说的情节连贯完整和故事性强等特点,在国内英语学习中得到普遍重视,但英语小说阅读难度较大,内容不宜读懂,所以本研究旨在对英语小说阅读策略进行描述性调查分析。
写作是外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同时英语写作也是我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以2020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评价标准和依据,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有所欠缺。长期以来,许多国内学者都致力于探讨和研究如何提高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在本研究中,笔者尝试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运用体裁教学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体
高校是育人成才的重要场所,是知识传播的温床,优美的校园景观是高校学子开展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提出新的教学方式,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校园景观更新建设成为必然,校园中心景观是校园环境中的代表性景观空间,它包含丰富的景观要素,在为师生提供优美环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大学的整体风貌形象,成为校园文化的展示窗口,因此在
国家农业农村部在2015年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力争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控‖是指农业发展中要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两减‖是指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基本‖是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是指高中教师在分析思想政治课教材以及学生基本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预设一系列有关教学内容的引导性问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回答或者延伸出其他相关、更具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从“问题的问答”中获得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相较其他教学方法而言,问题教学法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训练与提升、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笔者之前的教学经历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