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及体质量减轻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头颈部肿瘤患者,主要由肿瘤抗宿主代谢及治疗副反应引起。治疗期间有严重体质量减轻的患者通常生存质量评分低,治疗耐受性差,进而引起住院时间延长,预后不良。而恰当的营养支持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有积极良好的影响。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作为一种有明显地域特征和种族分布的特殊头颈部肿瘤,主要高发于我国及非洲北部,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仅为1/10万,目前,营养学研究多集中在口咽、口腔、喉等头颈部肿瘤,尚缺乏对于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数据。[目的]:通过对病例资料的前瞻性分析,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探析营养不良的早期预测因子,为鼻咽癌患者放疗实行营养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初次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的鼻咽癌患者,对符合下列条件者:年满18周岁以上;初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根治性治疗;无远处转移及恶性肿瘤病史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就诊时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症状:性别,年龄,恶性肿瘤(tumor-node-metastasis classification, TNM)分期,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水平,卡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放疗技术,同步化疗,放疗前体质量减轻,伴随疾病的数目,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吸烟习惯,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一系列生存质量指标,并记录放疗前后的体质量变化,探讨影响其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t检验和方差分析用来进行分类变量的二元分析。连续性变量与体质量减轻的关系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来比较不同放疗技术组间差异,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最终拟合多因素回归模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已有89名(56%)患者在过去的3个月内丢失5%的体质量;放疗期间,体质量减轻的范围2.1~12.6 kg,平均值为6.9 kg。2、二元分析显示大多数临床因素都与放疗期间体质量减轻相关:T分期,N分期,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卡式评分,放疗技术,同步化疗和伴随疾病的数目。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中,只有年龄,教育程度,体质量指数和放疗前体质量减轻与放疗期间体质量减轻相关,对于性别,吸烟习惯以及婚姻状况我们没观察到相关性。在生存质量指标中,大多数条目都与体质量减轻相关,其中整体生存质量关系最为密切(r=-0.637;P<.001),而恶心/呕吐,社交饮食问题,粘稠唾液,使用止痛药与体质量减轻之间的联系无统计学差异。3、放疗技术与体质量减轻的方差分析显示三种放疗技术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比较发现接受普通放疗的患者比接受三维适形(P=0.019)和调强(P<0.001)放疗的患者有更明显的体质量减轻趋势,而接受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4、逐步回归显示,8个因子与体质量减轻关系密切:整体生存质量,体质量指数,N分期,失眠,放疗技术,卡式评分,同步化疗,疲倦。回归方程中,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均小于3表明几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残差柱状图显示标准化残差近似正态分布,68.4%的决定系数表明回归曲线拟合优度良好。[结论]:鼻咽癌患者营养不良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仅来自治疗副反应,很大程度上源于疾病本身。一系列临床因素会引起放疗期间体质量减轻,这些临床预测因子将有助于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筛选和评价,从而提供早期专业的营养学指导,进而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