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最初是为改变我国高校课堂的问题而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给初中生物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初中生物理论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除了受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很多学生,特别是山区的学生,对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当成记忆性学科进行死记硬背,对学习生物的兴趣较低,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不足,生物学科的成绩往往不理想。因此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粤西北初中生生物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很有必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对对分课堂、课堂参与度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模式教学的具体设计,精选3个案例。实验组进行对分课堂模式授课,对照组进行传统课堂模式授课,实施一个学期,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作业情况、成绩分析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经验、年龄层次等不同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对分课堂模式对学生课堂参与度影响的情况。根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3个过程,提出提高参与度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3个维度的建议,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了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初中生生物课参与度的建议参考。结果表明:实施对分课堂教学后(1)学生的期末课堂参与度比学期初的参与度高;对分课堂模式较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参与生物课堂积极性提高;(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大提升;(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5)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6)促进教师能力的发展。从对分课堂的3个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3个维度作出建议:建议教师在课堂内容精讲时应重难点要突出,语言要精练;教师要针对性地设置课程讲授内容;可以在引入生物课题的方法多样化,用新颖的题材,或者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引入。在课堂形式上根据生物课的内容适当地播放音乐或者讲一些相关的生物有趣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兴趣等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