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西方才开始提出逆商的概念,相关的实证研究还不多,在中国对于逆商的实证研究屈指可数。因此,本研究用科学实证的方法探讨本土化的逆商内容结构以及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希望不仅能够深入的揭示逆商的内涵,丰富逆商的理论体系,而且能够提升员工的逆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本研究主要探讨一下几个问题:第一,研究逆商的结构;第二,探讨逆商在不同组织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三,逆商与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和心理反应关系的研究;第四,逆商与后果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第五,研究调节变量在逆商和后果变量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放式问卷,深度访谈来开发问卷。选取广州和湖南两地的企业员工作为被试,综合使用多种统计方法,探索逆商的结构以及与相关变量的研究,最终获得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和问卷分析,以及许多统计方法,我们得到了一个本土化的逆商结构,其中包含了6个因子,即:社会化、自我效能感、自知力、场独立性、挑战性和灵活性,获得了一个逆商问卷量表,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水平。2逆商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逆商的部分维度在这些人口组织学变量上存在差异。3考察逆商对后果变量的影响中,我们发现逆商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和工作投入有着显著正向预测作用。4在中介作用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自我效能感是逆商与离职倾向、工作满意感、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的中介变量;韧性是逆商与工作满意感、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5通过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发现关系在逆商与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主管支持、情感承诺在逆商与离职倾向之间起调节作用。6在总结本研究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逆商的一些建议,最后,对本文做了一个局限性讨论和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