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柑橘品种繁多。早在三国时期,浙江境内就有柑橘的确切记载,唐宋时期浙江柑橘栽培面积扩大,种类增多,柑橘品性佳良。南宋时期《橘录》所载柑橘品种和栽培技术,体现了这一时期柑橘种植的兴盛。明清时期浙江柑橘栽培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柑橘栽培空间的广泛,柑橘品种的繁盛,柑橘栽培与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完善,柑橘商品化经营的发展,柑橘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柑橘市场的广大,柑橘包装与运输技术的发达。明清时期浙江柑橘栽培地域比唐宋时期更广大,浙江境内十一个府都有柑橘的栽培,其中发展最为显著的是金华府和处州府。而从总体空间分布看,温台衢杭是浙江省最主要的柑橘生产区域。同时我们从明清地方志所记载各府县境内的柑橘品种,可以看出柑橘栽培的空前盛况,柑橘品种在空间分布上有较大的发展。比如,明清时期柚的种植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浙江柑橘种植的品种比唐宋时期更加的繁多,浙江新出现或引进的品种有,金弹,佛手柑,香圆,甜橙,早橘,朱橘,漆碟红。其中宋元时期沿承下来的枳、罗浮、金豆、枸橼、抽、酸橙、香橙、黄橘、乳橘、蜜橘、绿橘、瓯柑、洞庭柑等品种,在明清时期继续发展,栽培区域不断扩大。明清时期浙江柑橘品种繁多,出现了一些地方名优品种。如富阳王洲蜜橘、温州乳柑、台州乳橘、衢州朱橘、塘栖蜜橘、定海金柑。其中富阳王洲蜜橘、温州乳柑,唐宋时期已闻名于世,发展到清代逐渐衰落。台州乳橘自唐代发展至今,一直是台州的优良柑橘品种。衢州朱橘、塘栖蜜橘、定海金柑是明清时期新发展的地方优良品种。明清时期衢州朱橘和塘栖蜜橘由于品性佳良,栽培兴盛,这两种品种一直持续发展至今。定海金柑发展至民国时期走向衰落。地方名优品种的栽培,对柑橘种植业意义重大。柑橘品性佳良,是占据市场的关键。明清时期浙江柑橘的栽培技术,在沿用宋元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柑橘栽培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嫁接繁殖上,新增了以枳作嫁接柑橘的砧木;在肥料种类上,增加了动物性肥料和茅灰;在防害虫方法上,创造了用火焚虫和撒蛎灰除虫的方法。对于柑橘的贮藏方法,明清时期,浙江地区新运用了豆藏法和缸藏法。明清时期浙江人民对柑橘的加工利用,在承袭前人的基础上,也创造了具有浙江地区特色的橘蜜、蟹酿橙、橘豉。明清时期浙江柑橘栽培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浙江主栽培区普遍出现了以种橘为生的橘户,还出现了专门的橘市。种植柑橘经济效益高,农民种植柑橘获取收益来充交赋税,还出现了因种橘而致富的橘户,柑橘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甚至出现了上万亩的橘田。柑橘生产商品化的发展,还表现在浙江柑橘市场的广大与运输的发达。浙江柑橘的市场主要有杭州、苏州、京师。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水路包括内河运输和海路运输。杭州是省内省外的转运中心,苏州是北上的转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