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6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垄断纠纷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也逐渐增多。《反垄断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施行,为解决垄断纠纷、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总体来说,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仍然较少,且存在原告胜诉率低的现象,《反垄断法》的施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与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不完善有着重要的关系。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造成了其举证责任主体信息不对称、举证责任内容专业和复杂、举证成本高昂,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较有着特殊性,而现行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没有兼顾其特殊性,导致了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原告举证难、举证负担重和多败诉的局面。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关系着民事诉讼案件的成败。研究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有利于促进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发展和《反垄断法》实效的发挥,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对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理。本部分首先对反垄断民事诉讼的概念、发展状况和相关类型进行了梳理;然后,简要介绍了举证责任分配的学说,对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特征进行了阐释;最后,从公平竞争和客观公正两个角度,展现了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价值考量。第二部分: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实施现状。本部分将我国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区分为垄断协议诉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诉讼和经营者集中诉讼三大类型,对三类不同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举证责任和被告举证责任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第三部分: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现实困境。在剖析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现状的基础上,本部分总结了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现实困境。其一是反垄断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不明确;其二是原告的举证责任过重;其三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决议缺乏与民事诉讼衔接。第四部分: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改进对策。针对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困境,本部分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包括明确归责原则、适用简单合理原则、实行部分举证责任倒置以及建立反垄断执法机构决议与民事诉讼的衔接机制。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房奴、卡奴,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纠纷和私权与公权力冲突等现象,说明了私人利益迫切需要民法关怀。而实定民法对于有些行为缺乏明确规范,解决这些问题需
董康作为中国近代著名法学家,其法律思想极为丰富,然而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当今法学界对其思想的研究并不深入,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董康在监狱法制的研究方面填补了当时中国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环境对中国综合国力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不仅要看其硬实力,还要看其软实力,所以要把发展软实力作为
本文以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为研究对象,用法学基本理论和建设工程监理理论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有关建设工程监理法律地位的三种学说,在参照了其他国家(地区)以及我国大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专车服务的兴起以及专车平台向用户发放的大量补贴,造成传统出租车乘客两度流失,引发了出租车司机的强烈抗议、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严厉打击和社会的高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