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口的增加,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对于大部分晚期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而言,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成为了一种有效治疗手段[1]。自上个世纪70年代现代膝关节假体投入临床使用以来,关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 Total Knee Prostheses,CR)和后方稳定型(Posterior Cruciate-Stabilizing Total Knee Prostheses,PS)假体的争论从未休止。以往的研究表明[2],PS假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主流设计和选择,但其具有术后本体感觉降低及患肢上下楼梯能力较差等问题,而CR假体更加符合膝关节的解剖特性,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正常生理活动机制,接近自然膝的生理状态,同时由于保留了膝关节本体感觉及正常的股骨后滚运动,使术后膝关节步态更趋于正常[3]。目前两种膝关节假体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对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的问题仍无定论。本研究通过对CR假体与PS假体初次TKA术后的临床疗效行短期随访,对比保留或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目的对CR假体与PS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短期随访,分析两种假体在围手术期失血量、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膝关节评分、患者满意度、本体感觉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保留或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对术后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并已行TKA手术患者60例,均为单膝置换,共60膝,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6.5±6.8)岁。其中30例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CR组),共30例膝,平均年龄(68.6±6.5)岁,男性4例,女性26例,左膝18例,右膝12例,体重指数为(24.7±2.8)kg/㎡;30例采用后方稳定型假体(PS组),共30例膝,平均年龄(70.5±6.3)岁,男性5例,女性25例,左膝20例,右膝10例,体重指数为(22.5±3.2)kg/㎡(两组基数指标无差别)。CR组假体采用施乐辉公司提供的后交叉韧带保留型的固定平台假体,PS组采用施乐辉公司生产的后方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均由同一手术组采用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技术置入假体,均未行髌骨置换。手术都采用膝前正中切口,行髌旁内侧入路,术后常规放置引流,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所有病例均为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分析围手术期失血量、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及患者满意度(英国矫形外科协会满意度评分),术后通过电话询问、复诊及调取患者相关病例资料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美国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指数)及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膝关节位置重建试验进行30°、45°、60°三个不同角度的本体感觉评定。结果两组间病例资料(年龄、性别、BMI)及临床资料(术前WOMAC评分、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6-10个月,平均(8.14±1.25)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术后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及行二次手术。CR组平均随访时间为(8.20±2.05)月,PS组随访时间为(8.08±1.55)月。术后第3天复查血红蛋白浓度,CR组较术前下降(21.35±7.21)g/L,PS组下降(23.21±6.52)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时CR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20±2.52)°,PS组为(122±3.5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R组WOMAC评分术前为(48.67±3.26)分,末次随访时降低到(9.19±1.22)分,PS组由术前的(46.93±4.65)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10.21±2.51)分。HSS评分方面,CR组由术前的(63.26±4.13)分提高到(92.11±3.61)分,PS组由术前的(62.58±3.91)分提高到(91.60±3.25)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SS评分中的术后膝关节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R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由术前的(10.60±2.05)分提高到术后的(14.28±1.38)分,PS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术前为(10.21±2.57)分,末次随访为(14.66±1.58)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3.56±0.18)分,PS组满意度评分为(3.10±0.37)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研究术后膝关节位置重建试验各结果与术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R组比PS组绝对误差角度小(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围手术期出血量较少,能更好地保留膝关节本体感觉,患者满意度更高,而后方稳定型假体的膝关节屈曲度略好;两种假体TKA术后早期膝关节评分无明显差异,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