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近百年地面气温记录中的城市化偏差评价与订正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东部地区9个长序列台站的1913-2012年逐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经过质量控制和均一性订正,借助卫星资料遴选参考站,利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逐时自动气象站气温资料,计算各月平均城市化累积影响和城市化贡献率,分析了中国东部地区近百年气温观测记录中的城市化影响和贡献,并采用线性订正方法对城市化影响偏差进行了订正。本文得到以下结果:(1)经过均一性订正,由9个站点代表的中国东部地区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增加速率分别为0.105℃/10a、0.304℃/10a和0.204℃/10a,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序列下降速率为-0.200℃/10a;最高气温夏季有微弱的下降趋势,最低气温夏季则有微弱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均一化资料序列趋势变化均比原始序列增强,气温日较差均一化后趋势也比原始序列明显。(2)在1913-2012年期间,中国东部地区年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序列中的城市化累积影响分别为0.082℃、1.858℃、0.970℃和-1.776℃,对应的城市化贡献率分别为7.8%、61.1%、47.5%和89.0%;把上述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序列中的城市化累积影响转化为城市化增温率,分别是0.008℃/10a、0.186℃/10a、0.097℃/10a和-0.178℃/10a。(3)四个季节中,对最高气温而言,城市化增温在春、秋、冬季为正值,但在夏季为负值,表明城市化影响在夏季引起降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和城市化贡献率均为较大正值,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引起台站附近四季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明显上升,对最低气温而言,城市化影响以冬季为最大,夏季最小,城市化影响贡献率,以秋、冬季最大,春季最小;对季节平均气温而言,冬季城市化影响最大,夏季最小,而对城市化贡献率来说,秋季最大,春季最小;对气温日较差而言,城市化影响以夏季最大,春季最小,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冬季最大,夏季最小。(4)订正城市化偏差后,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趋势几乎保持不变;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增温趋势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增温趋势分别由0.304℃/10a和0.204℃/10a下降到0.119℃/10a和0.108℃/10a;年平均气温日较差趋势由均一化序列的-0.200℃/10a变为-0.022℃/10a。订正后,最高气温序列中各季变化不明显,最低和平均气温序列中各季节的增温均有不同程度减弱,气温日较差序列中各季的下降趋势均有不同程度减弱。(5)本文以北京站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915-2012年北京站年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序列中均存在较大的城市化累积影响,其中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四个季节均为正值,冬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四季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为较大的负值。订正城市化偏差后,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增加速率均明显下降,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下降趋势则明显变弱。
其他文献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的体育物质、精神和制度的结合体,对于提升国民的精神文明具有重要影响。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国民体育意识,带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本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的体育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市的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市民体育文化需求及需求动机。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市辖区居民对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具有较高的认知和需求水平,并且大多数居
朱自清的《背影》屡次选入语文教材,其教学价值和教学运用不断发生变化。结合《背影》的出处和版本,基于大陆六套选编《背影》的教材,重点研究《背影》教学设计的发展史、教材的编纂对《背影》教学实践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和学术研究成果对《背影》教学的影响,对语文教学颇有启示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论文开篇介绍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综述,得出本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并从朱自清散文、《背影》
臭氧(O3)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大气臭氧
我国的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一些新兴的具备良好性能的组合构件被逐渐运用于结构设计与建设之中。PEC结构是一种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形式,它发挥了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整体性能都优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冷弯薄壁C型钢材质轻薄,易于加工,钢材强度高延性好,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研究的冷弯薄壁C型钢PEC柱是一种新型截面的PEC柱,通过试验分析和模拟分析对其受力和变形特点进行研究与总结。为了研究
学位
由于地上交通的拥堵,城市地铁的建设应运而生。但地铁隧道开挖难免会下穿居民区,从而对地上建筑和地表产生相应影响。控制地表、建筑物的变形是保证地铁修建过程中地上道路和建筑物安全使用的前提,因此本文就城市双线矿山法隧道下穿建筑引起的地表、建筑和隧道的变形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1)根据青岛地铁四号线四七区间内双线矿山法隧道下穿浮山小学周边商铺这—工程实例,以及双线隧道与建筑的相对位置、地质资料等,应用MI
超级积云对流参数化(SP)的传统定义是在大尺度模式的格点中耦合一个云模式(CRM),从而对原先次网格的积云对流过程进行显式表达。本论文将SP方法的应用领域拓展到中尺度区域天
高原涡东移后,往往引发下游地区如四川盆地,华中华东甚至华南地区的强降水本文使用多种观测资料,特别是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数据,从高原涡和对应的降水系统的配置关系角
介绍无机载银抗菌材料的特点、抗菌塑料及推广发展。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巷道围岩表现出软岩特性,此类巷道极易出现非线性大变形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围岩破碎严重,巷道收敛量大且持续时间长,锚杆等支护结构失效增多,围岩稳定性控制困难等。而一些锚杆种类由于自身结构或材料的限制,不能适应围岩大变形,无法通过与围岩协调变形有控制的释放围岩内部能量,难以实现支护结构-围岩共同维护巷道稳定性的效果。本文针对软岩巷道的大变形问题,研制一种全长粘结大变形让压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