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PM2.5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容易吸附大量有毒化合物,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并滞留于支气管与肺泡中,从而危害到人体的健康。大量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2.5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容易吸附大量有毒化合物,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并滞留于支气管与肺泡中,从而危害到人体的健康。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PM2.5污染的环境中,会促使呼吸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升高。在2017年里,PM2.5污染导致全球近300万人过早死,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数来自中国与印度。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经济总量大且经济增速快。由201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GDP达到10万亿元,已超过旧金山湾区(6万亿元),紧随纽约湾区(11.2万亿元),成为经济体量上全球第二的大湾区。然而,在生态环境方面与其它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空气质量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PM2.5年均浓度是另外三个大湾区的两倍以上。然而单独的地基监测站点对于PM2.5的监测来说,其测量数据只能代表该监测点PM2.5的情况。这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更有效和更实际的,是要及时了解整个区域范围内PM2.5的空间分布状况。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研究区域,分别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这五年内9大城市PM2.5逐小时空气监测站点数据,以及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PM2.5逐月空气监测站点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这五年内PM2.5浓度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各站点PM2.5浓度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对大湾区不同季节与年均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LUR回归模型来揭示粤港澳大湾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粤港澳大湾区PM2.5浓度的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在2015-2018年间四个自然年内PM2.5浓度日均值均呈现一致的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状;冬季浓度是四个季度中最高的季度,最低的为夏季,各季节浓度递减顺序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综合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五年的PM2.5浓度有所下降,污染治理工作有一定的成效。2)LUR模型结果可靠:构建的5个LUR模型解释度较高,均能够解释79%以上的PM2.5浓度变化;LOOCV与10-fold验证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值在1.87至2.90之间,二者结果均表明真实值与拟合值间差异不大,建立的五个LUR模型结果可靠;5个模型均通过残差正态性与随机性检验,说明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均较高。3)粤港澳大湾区PM2.5浓度呈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季节的PM2.5浓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受污染程度高的集中区因季节而异,其中夏季受PM2.5污染较小,整个大湾区均在国家年均二级指标内,冬季则相反,大湾区冬季是一年中受PM2.5污染程度最高的季节,超3/4的区域未达到年均二级指标;除冬季外其他时段模拟分布图均表现出沿海城市污染程度低于内陆城市的分布规律。
其他文献
α,β-不饱和酮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选择性还原产物应用也十分广泛。近几年,α,β-不饱和酮主要通过过渡金属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由于现有方法存在催化
研究背景及目的: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四大常见肿瘤,致死率世界排名第二,在我国也是第四大常见肿瘤。由于发生发展过程涉及诸多因素,CRC的预防和治疗一直难以有突破性进展。估计未来10年CRC的全球负荷将增加60%。慢性炎症是现今公认的CRC的一种危险因素,它会诱发癌变并促进CRC的发生和发展。在诸多促癌的炎症因子中,IL-6起着核心作用。然而临床上抗IL-6的单
心血管疾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是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因素。其中近5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于心肌梗死及心梗后心力衰竭,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经济负
能源短缺与环境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发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作为一种降解有机废水并同时产生电能
我国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呈现出明显的逆向分布特性,为实现能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多馈入直流系统规模骤增。随着直流输电系统传输功率增加,交直流混联系统运行状态趋近于极限,电网某处故障可能引发直流换相失败,一旦多直流换相失败造成其传输功率中断将导致潮流转移继而引起大面积失负荷、解列等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连锁故障。现有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对多馈入直流系统各元件动态特性以及受端系统运行方式过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符合本研究要求并经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共390例。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T)、血清C反应蛋白(c-re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其接入配电网的渗透率不断增加,使传统配电网络结构更加复杂,且运行管理难度增加。主动配电网通过灵活管理网络拓扑结构来管控潮流,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减隔震技术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目前隔震技术因其具有力学模型简单、机理清晰、减震效果明显等优点已经在工程结构中被广泛应用。根据隔震原理,在地震
众所周知,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良电学、热学和机械性能的二维平面材料。纳米石墨烯作为纳米级别的石墨烯,一方面保留了石墨烯的部分优良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其具有了一些独特的性能,这使其在有机发光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荧光标记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纳米石墨烯主要分为石墨烯分子、石墨烯纳米带和石墨烯量子点三类,其中以石墨烯分子研究最为广泛。石墨烯分子一般采用有机合成法进行制备,具有结构和尺寸
为检验既有建筑隔震改造的两种锚固方案可靠性,设计了二次浇筑预埋锚栓安装隔震支座、用特殊倒锥形化学锚栓后锚固隔震支座以及用预埋锚栓正常安装隔震支座三个试件并进行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