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却因为劳动力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空心村”、“空心房”问题突出,并导致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减弱、经济发展乏力。与此同时,我国存在城市工业用地紧张与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的矛盾,因此,需要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来促进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向农村演进,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然选择。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分析了社区和农村社区的概念、特征、原则、内容、方法以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理论基础,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基调;第三章分析了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包括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以及整体情况,通过分析得出了更好建设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启示;第四章分析了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思想理论和体制层面和微观实践和措施层面进行分析;第五章分析了国外(主要是日韩以及欧洲国家)的农村社区模式,得出了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第六章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本文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得出了如下对策建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地方特点的建设模式;保障权益,转变农民群众的落后保守意识;改善民生,形成新型社区居民多收入渠道;合理筹措,多元投融保障新社区建设资金;健全功能,完善基础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