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中金属凝固界面前沿颗粒行为及分布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纯净金属的制备以及合金凝固过程中,颗粒在凝固界面前沿的行为--被推斥或被吞没,对材料的最终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颗粒在凝固界面前沿的行为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这种现象的研究,期望找出影响颗粒行为的主导因素,进而控制颗粒的行为和分布.但是由于过程涉及的参数太多,至今为止,尚不能人为地改变颗粒在凝固界面前沿的行为,主要原因是无法控制颗粒受力情况.本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对金属凝固界面前沿颗粒的行为和分布展开了研究.综合评述了电磁力场对凝固界面前沿颗粒行为影响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并探讨了影响颗粒被推斥或被吞没行为的动力学参数;搭建了电磁场下定向凝固装置;探讨了电磁场耦合定向凝固过程中,颗粒再分配系数与电磁力的定量关系.从理论上指出,控制电磁力周期及凝固参数可制备出颗粒浓度与金属生长距离呈函数关系的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了电磁场耦合定向凝固过程中电磁力对固液界面的影响,发现了向熔化的Al-Si金属液中施加电磁力时,固液界面向正电极方向倾斜;而且施加电磁力的大小和周期均影响固液界面的形状,缩短电磁力施加周期有助于获得宏观平直的凝固界面;为此采用电解液模拟体系,对电磁力改变固液界面前沿颗粒的迁移行为以及熔体流动的过程进行了直接观察,证明了上述现象的正确性:长时间施加电磁力可以破坏颗粒的定向迁移行为;缩短电磁力施加周期,能够保证颗粒的定向迁移;在此基础上,采用周期施加电磁力,对铝硅、铝-氧化铝体系的定向凝固过程中颗粒的行为及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采用过共晶Al-19﹪Si合金的定向凝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周期性地施加电磁力,合金中的初晶富硅颗粒呈层状分布,表面硬度也呈周期变化;通过改变电磁力施加周期和凝固速度,还可以自由改变富硅层之间的宽度;而且初步探索了定向凝固条件下Al-8﹪Mg-2﹪Al<,2>O<,3>熔体中Al<,2>O<,3>颗粒的行为,周期性施加电磁力可以改变Al<,2>O<,3>在铝基体中的分布,制备出了硬度也呈周期变化的层状金属基复合材料.本文结果对金属基复合材料、梯度功能材料以及纯净金属等的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确定合理的LF炉脱硫渣系,在10kg真空感应炉上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考察了CaO-CaF2和CaO-CaF2-Al2O3两类、七种脱硫剂的脱硫情况。分析了各种成分脱硫剂的脱硫能力和影响脱硫效
本文论述了存在于不同冶金过程中泡沫渣的定义,从理论上对渣的发泡行为、发泡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以石灰石为主要成分的发泡剂对LF熔渣发泡的影响。 熔渣泡沫化性能实验研
血压是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心率、血管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全身血容量及血液粘滞性等生理参数的重要指标,是反映人体体循环系统机能的重要生理参数。对其进行精确测量
连铸保护渣对于连铸过程及铸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回顾了前人对连铸板坯质量缺陷和保护渣性能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提出了在保护渣性能及其对连铸过程的影响方面亟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大于60岁及以上的2 344名老年人进行面访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与评价现状,从而发现影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制度的
研究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课题利用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转炉炉尘和连铸氧化铁皮,研制开发转炉炼
热处理过程中整个机械制造工业的主要生产工艺之一,而热处理炉在热处理工艺中起到对需要热处理的工件进行加热、均温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热工设备.炉内被加热工件(钢锭)
硼钢作为一种特殊钢,具有很广泛的用途,其优良的机械性能,淬透性好的优点,在机械工业、建筑工业、汽车工业和核工业等很多部门得到应用.结合目前中国硼资源的现状,本着资源综
超声治疗是将超声波能量作用于人体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疾患和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近些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进步,超声治疗技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在若干方面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