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现状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wpqh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领域中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与学生之间“数字鸿沟”逐渐扩大,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不仅关注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更关注教师的“技术性”。2005年,美国学者Koehler和Mishra首次提出TPACK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国内将其翻译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教师知识新框架。该框架为技术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型,为一线教师整合技术进课堂提供了参考,因此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性混合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厘清TPACK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发展现状;然后对南京市四城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分析描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整体水平和人口变量差异;再分别选取一名专家型和非专家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案例研究,探索两类教师教学实践中的TPACK差异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发展策略。研究发现:第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整体水平中等偏上,各知识维度的水平参差不齐,且整合程度不高,尤其欠缺学生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的整合;教师的整合技术教授信息技术的统领观念较强,但其实际教学与教学理念之问存在一定差距;整合技术的学生知识和评价知识水平较高,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水平中等偏上,整合技术的课程知识水平中等偏下。第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知识的显著增长一般发生在教师职业发展的第一(0-3年)到第三(11-17年)阶段;中学一级教师和中学高级教师的TPACK各维度知识得分显著高于中学二级教师和初聘教师;男女教师在学生知识和评价知识两个维度的差异显著;本科学历教师比研究生学历教师在学生知识和评价知识两个维度的得分更高。第三,专家教师的TPACK知识总体优于非专家教师,且专家教师TPACK知识的整合程度和灵活性尤为突出。由于资源、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此,文章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未来有关教师TPACK研究可关注的方向。
其他文献
从2013年江苏高考题生物卷第30题出发,深入探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稳态的调节机制,以及血糖调节异常(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与认识是教师行动的基础与先导。幼儿教师应成为“引导者”、“观察者”、“支持者”、“研究者”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为了探讨儿童戏剧教育中幼儿教师的
<正>4月5日,王瑞泉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龙岩市第三十三位"中国好人"。他的先进事迹刊登在中国文明网头条推出的《好人365》专栏,成为995期的封面人物。散尽家财传扬红色精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活动类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其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早已深入课堂前沿。要实施好这门课程,
<正>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
突出生物学科特点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张祥沛(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273165)生物教学能否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将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这是当前生物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值得深入
目的:通过对消肿喷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血清PGE2、IL-6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消肿喷剂促进急性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模型
<正>近些年,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也开始关心教育的目标。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
<正>《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创设多样化、分层次的学习机会,鼓励个性发展和技术创新,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社会需要的技术人员的重任。盐城市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缓慢,尽管已经开始实施体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