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分布的影响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证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增收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目标,现有研究一般是基于农民收入增长的角度考察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然而,收入分布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果,反映了农民收入变化中更为“稳定”和“质”的内容。本文结合农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功能,以内生增长、农业技术创新、农户经济行为和收入分配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农民收入来源多元、贫富分化、地区失衡等方面,系统揭示农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对农民收入分布产生的影响。  首先,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借鉴农业技术踏车理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和收入分配相关理论,将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民收入分布统一纳入到内生增长的理论模型中,构建了农业技术创新影响农民收入分布的“三阶段-三层次”理论分析框架;分别阐述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应用对农民收入来源、水平、以及空间分布的具体影响机理,并以此为基础,从农业技术创新的阶段特征角度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其次,依据本文构建的“三阶段-三层次”分析框架,以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业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农民收入来源分布影响效果具有一致性,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应用均有利于提高农民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分布中的比重,对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增长具有促进作用;(2)农业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农民收入水平分布影响效果存在异质性特征,农业技术研发和农业技术应用水平不利于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分布的均等化,但农业技术扩散则有利于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分布的均等化;(3)农业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农民收入空间分布影响效果同样存在异质性特征,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扩散和土地替代型农业技术应用有利于农民收入空间分布均衡发展,而劳动替代型农业技术应用则不利于农民收入空间分布均衡发展;(4)农业技术创新要实现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多元增收、共同富裕和区域均衡的发展目标,必须以农业技术研发为基础、以农业技术扩散和应用为先导、面向农民内在需求全面协同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最后,根据研究基本结论,分别从提升农业技术研发成果的内在质量、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扩散与应用的转化效率、以及增加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内生需求等三个方面提出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技术创新促进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共读,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学生
期刊
马匹(Equus caballus)体尺性状影响马运动性能,利用新技术研究马体尺性状为马匹运动性能的研究引入新方法.为丰富马体尺性状与运动性能的研究内容,探索间接调控运动性能的基
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估价行业逐渐发展起来。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随着房地产业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
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进入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的新阶段。服务业的快速细分不断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推动新兴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现代服务业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词汇和语法的障碍,潜意识里对英语阅读都有畏难情绪,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式地进行阅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制约了
期刊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一套母语课程改革的整体解决方案。它颠覆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其说法简单,做法也简单。到2017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走过11年的历程,这里有必要
摘要:PPP模式是政府为了解决投资与运营的基础设施与公用设施的一种集融资、建设、运营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过程中,虽然该模式背景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不仅能为社会资本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能给政府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现阶段PPP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基于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提出了PPP模式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問题及措施建议,概述了基于PPP模式下
钱梦龙老师说:“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然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智慧往往由此而生成.”钱老师对
期刊
本文对新时代Web前端开发课程新型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文中首先对Web前端开发课程进行分析,其后对新型教学手段进行分析,主要为微课及微课制作,再其后对新型教学手段在Web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