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教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政策性要求,也是提高教材适应性的现实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关于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研究多见于英语、数学等其他学科,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研究则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进行研究就有了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这四种研究方法对信息技术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进行研究,达到提高教材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师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效果的目的。具体说来,本论文一共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归纳和整理,找出了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概念,确定了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应遵循的原则,论述了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特征和表现,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状况。第二部分为实证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两种调查方法了解教师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教师已不再只是信息技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者,但是在教师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过程中,还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反思意识、教师能力有待提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选取沈阳市两所高中的信息技术课进行课堂观察,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的,并对教师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课堂实录片段进行深入评析。第三部分为结论。结合实证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建议:深入了解学情,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合作探究,锻炼学生能力;灵活处理教材,用好教学资源;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能力。以期为教师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