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薯常在旱季种植,会在苗期遇到干旱及其它恶劣条件,导致出苗率与成活率低,幼苗长势弱,最终影响到木薯中后期生长,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提高木薯出苗率、改善幼苗素质是提高木薯产量的有效途径。矮壮素和生根粉常用来浸泡作物种子,提高作物出苗率、提早生根、提高幼苗素质,以达到壮苗健苗的效果。目前,有关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幼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在我们筛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茎处理研究基础上,以我国主栽木薯品种“SC 205”为材料,分别采用矮壮素(0、50、100、200、300mg/L)浸种 6、12 h,生根粉(0、10、20、40、60 mg/L)浸种6、12 h处理种茎,以不浸种处理作为对照(CK),通过袋栽试验研究矮壮素和生根粉分别对木薯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产量、品质是否有同样作用,分别筛选出适宜苗期、全生长期浸种浓度和时间,再综合对比矮壮素和生根粉对木薯幼苗素质和产量品质,筛选出最适用于木薯生产的浸种药剂及其浓度、时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出苗率:与不浸种处理相比,100、200 mg/L矮壮素浸种6 h浸种处理可使木薯早出苗,早齐苗;40 mg/L生根粉浸种6 h有利于木薯早齐苗,而生根粉浸种12 h抑制木薯出苗。2、幼苗生长:100~200 mg/L矮壮素浸种6~12 h处理可矮化木薯植株,增粗茎径,提高根长和直径,以及提高茎叶、根、薯的干重,植株矮化和茎径增粗效果随矮壮素浸种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而根长和直径,薯、根、茎叶干重随浸种浓度和时间的提高而先提高后降低;20~40 mg/L生根粉浸种6~12 h有利于提高木薯苗植株,增粗茎径,提高根长和直径,薯、根、茎叶干重,生根粉的浸种浓度随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综合比较矮壮素和生根粉的浸种效果可知,200 mg/L矮壮素浸种6 h处理最有利于改善幼苗生长状况。3、鲜薯产量、薯形及种茎结薯分布: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均可提高薯数、薯长、薯粗、鲜薯产量、淀粉产量、经济系数,其中,矮壮素以300 mg/L浸种6 h处理为优,生根粉以20 mg/L浸种6 h为优,二者无显著差异,最佳浸种浓度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不浸种相比,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均可提高木薯种茎基部结薯数占比,降低种茎两侧结薯数占比,当种植芽向与风力相同时,可使木薯植株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4、生理特性:矮壮素浸种处理能提高木薯苗前期的薯干可溶性糖含量,浸种浓度随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到木薯苗的后期,50~200 mg/L浸种处理反而降低了薯干可溶性糖含量;大田试验中,矮壮素浸种处理又提高了薯干可溶性糖含量。生根粉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木薯的薯干可溶性糖含量。5、土壤酶活性:植后40 d,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均能显著提高的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且随浸种浓度的升高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植后60~100 d的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基本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大田生产中,选用矮壮素处理木薯种茎时,推荐使用300 mg/L矮壮素浸种6 h处理种茎;选用生根粉处理木薯种茎时,推荐使用20 mg/L生根粉浸种6h处理种茎。在本研究中,综合分析矮壮素和生根粉的浸种效果,在生产中推荐选用300 mg/L矮壮素浸种6 h处理种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