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列国志》叙述春秋战国时期五百余年历史,而此段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极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自万历中后期至明朝灭亡,最高统治者日益骄奢淫逸,世风道德日益败坏。《新列国志》正编写于明末之时,于明亡背景下重温先秦历史,有以史为鉴之意。有鉴于此,冯梦龙用文学弘扬道德教化,将新的思想与向往融汇于《新列国志》中,认为《新列国志》是可以作为治世思想与规范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由于《新列国志》故事内容多半在史书上有据可依,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左传》、《史记》、《吴越春秋》、《燕丹子》等,将《新列国志》中与史书相关的故事整理分类,着重研究文学叙事对历史叙事的重写。文中对敷演列国故事的变文、平话、小说等也进行了研究,与《新列国志》进行对比,梳理了列国故事来源与演变。另外对与列国故事相关的戏曲进行了搜集整理。《新列国志》中讲述故事过多,故事内容又过于碎片化,有不够完整之嫌,因此对故事的分类研究较为吃力。在新列国志的故事分类方面研究者也相对较少。文中整理了《新列国志》故事当中的三部分脉络清晰的故事,追溯其本事来源,梳理故事后世流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故事的流变过程。《新列国志》中,叛乱故事涵盖三十九章,共五十个故事,分为三类,第一,争权夺利,第二,君主昏庸,第三,乱臣篡逆。对叛乱故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教化意义。叛乱故事多源于先秦时期史书记载,自秦汉以后流变较少。一直到元明时期,才重新开始对其进行改编更定。《新列国志》中复仇故事共二十六个,分为三类,第一,血族复仇;第二,士族复仇;第三,君臣复仇。但依据中国古代的特殊伦理道德机制,文中以两个典型复仇故事为例,研究孙膑复仇故事与伍子胥复仇故事的史料渊源与后世流变,分类来观察复仇的这些原动力无疑是最为实用,最为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新列国志》中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先秦神话共七十六个。分为四类,第一,天命神话;第二,幽冥神话;第三,精怪神话;第四,超人神话。由于其时间跨度之大,依据史料之多,所以其选取的神话内容之丰富,也是其他同类型历史小说所不能比及的。最后,研究《新列国志》中人物形象的流变,包括君主形象与女性形象,也可以看出作者依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而传达出的价值观,并且提供了对于历史兴亡的重要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