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政府层级中,乡镇政府处于最末端,而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处于最前沿。其能力大小和发挥如何,维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后一公里”能否完胜,维系着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维系着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政权认同。在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变革与发展,解构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乡镇越来越成为社会矛盾冲突的聚集点和错综复杂利益关系的交汇点。而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明显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提高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亟需研究的理论问题。
本文以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协同治理理论、政府能力理论、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为研究工具,选取三个省份中的18个乡镇政府作为研究样本,以比较分析、量化分析为分析手段,对样本乡镇政府进行了社会治理能力评估。分析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提出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思路及提升策略。
全文按照“厘清概念——透析现状——建构模型——评估问题——提出对策”的逻辑框架展开。第一章梳理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厘定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新时期乡镇政府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阐述了乡镇社会治理能力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以“综合-分类-单项”分析框架为主、其他分析框架为辅,以治理价值宣扬能力、治理制度执行能力、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治理方式运用能力五项能力要素为基本内容,建立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指标遴选、权重确定、信度及效度分析等。第四章以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抽取的18个样本乡镇进行评估,并从五个子能力方面对比分析评估结果。第五章梳理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第六章以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问题为出发点,从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完善政府治理体制、培育乡村治理主体、整合社会治理资源、优化政府治理工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第七章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阐述了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在对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1)与其它层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相比,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更具有直观可考性。可以将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构成要素分为五个方面:治理价值宣扬能力、治理制度执行能力、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治理方式运用能力,并通过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进行评估。(2)乡镇政府之间在社会治理能力上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治理方式运用能力三方面。(3)根据行政生态学理论,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与政府行政体制、政府管理制度、行政理念、社会主体和环境因素等五项因素的关联度较高。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第一,以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协同治理理论、政府能力理论和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为根据,在确定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治理基本要素和政府职能,提出包括治理价值宣扬能力、治理制度执行能力、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治理方式运用能力五项要素的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分析框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二,在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40项具体指标的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体系,丰富了学界对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第三,研究选择三个省份的18个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进行实证对比分析,验证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揭示了当前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拓展了政府能力评估的研究领域。
本文以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协同治理理论、政府能力理论、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为研究工具,选取三个省份中的18个乡镇政府作为研究样本,以比较分析、量化分析为分析手段,对样本乡镇政府进行了社会治理能力评估。分析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提出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思路及提升策略。
全文按照“厘清概念——透析现状——建构模型——评估问题——提出对策”的逻辑框架展开。第一章梳理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厘定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新时期乡镇政府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阐述了乡镇社会治理能力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以“综合-分类-单项”分析框架为主、其他分析框架为辅,以治理价值宣扬能力、治理制度执行能力、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治理方式运用能力五项能力要素为基本内容,建立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指标遴选、权重确定、信度及效度分析等。第四章以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抽取的18个样本乡镇进行评估,并从五个子能力方面对比分析评估结果。第五章梳理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第六章以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问题为出发点,从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完善政府治理体制、培育乡村治理主体、整合社会治理资源、优化政府治理工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第七章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阐述了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在对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1)与其它层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相比,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更具有直观可考性。可以将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构成要素分为五个方面:治理价值宣扬能力、治理制度执行能力、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治理方式运用能力,并通过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进行评估。(2)乡镇政府之间在社会治理能力上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治理方式运用能力三方面。(3)根据行政生态学理论,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与政府行政体制、政府管理制度、行政理念、社会主体和环境因素等五项因素的关联度较高。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第一,以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协同治理理论、政府能力理论和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为根据,在确定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治理基本要素和政府职能,提出包括治理价值宣扬能力、治理制度执行能力、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治理方式运用能力五项要素的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分析框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二,在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40项具体指标的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体系,丰富了学界对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第三,研究选择三个省份的18个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进行实证对比分析,验证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揭示了当前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拓展了政府能力评估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