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链脂肪酸延长酶ELOVL(Elongation of long chain fatty acids)参与脂肪酸碳链延长,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类,本论文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自身脂肪酸合成能力及其合成等过程,对中华绒螯蟹相关长链脂肪酸延长酶进行初步探究。本论文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技术及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华绒螯蟹ELOVLm c DNA(Gen Bank accession number:KR005628)和ELOVL6 c DNA(Gen Bank accession number:KT779219)两个基因序列全长。其中,ELOVLm序列全长2089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1065bp,编码354个氨基酸(AA);ELOVL6序列全长2247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1139bp,编码290个氨基酸。两者都具有ELOVL基因家族的特征:多个跨膜区、高保守的组氨酸簇HXXHH以及多个保守区,同时ELOVL6具有典型的内质网滞留信号KXKXX。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研究该两者基因在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及不同脂肪源喂养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上述两者基因在胃、鳃、心脏、肠道、肌肉、眼柄、肝胰腺、胸神经节和脑神经节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均在肝胰腺中高水平表达,同其他组织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ELOVLm m RNA其次在肠道中高水平表达,表达量仅次于肝胰腺组织,ELOVL6 m RNA在其他组织中少量或微量表达。在不同饲料组饲喂的结果中,4个可食部位肝胰腺、肌肉、卵巢和精巢组织均有表达,随着饲料中鱼油(富含n-3PUFA)比例减少、豆油(缺少n-3PUFA)比例的增加,ELOVLm在肝胰腺卵巢组织,ELOVL6在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而在精巢和肌肉中表达量均较低,且在不同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自身长链脂肪酸延长酶的表达受饲料不同脂肪源的影响。本论文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诱导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表达来探究中华绒螯蟹中ELOVL6编码的蛋白质对脂肪酸的延长作用。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YES-ELOVL6,诱导培养后,通过GC-MS检测,空载的酿酒酵母中只含有4种内源性脂肪酸C16:0,C16:1-7,C18:0和C18:1n-9,而转基因培养后,酿酒酵母培养物内源性脂肪酸C16:0和C16:1n-7含量下降,C18:0和C18:1n-9的含量升高,同时有产生新的脂肪酸C18:1n-7。以上结果综合表明,中华绒螯蟹中ELOVL6能够催化C16的饱和及C16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延长。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自身长链脂肪酸延长酶具有一定活性,同时受到饲料脂肪源的一定影响,这为探究中华绒螯蟹PUFA合成途径及脂肪酸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为探究中华绒螯蟹自身合成HUFA途径及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