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入渗条件下的挡墙加固边坡稳定分析研究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ft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和极限平衡理论,引入强度折减、降雨入渗模型,研究挡土墙位移与墙后主动土压力、边坡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挡土墙边坡在不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目前的边坡监测大都基于边坡坡顶位移,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并不一定处于极限状态,因此研究挡土墙位移与墙后主动土压力、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降雨工况下挡土墙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建立边坡位移与安全系数之间的联系,将会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目前常用的经典土压力计算理论只能计算墙背土体处于极限平衡条件下的土压力,本文的研究表明:墙背土压力并不一定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本文将研究墙背土压力的计算理论,主要考虑Coulomb土压力、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并将上述方法与有限元的分析结果相对比,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上述方法的适用性。2.研究基于静力平衡条件以及土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非极限状态下,挡土墙位移与c、φ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3.研究了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分析基本原理,将强度折减技术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建立挡土墙加固边坡的降雨入渗数值模型,探讨边坡位移与墙背土压力和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分析降雨入渗过程中边坡土体的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发展变化,研究不同降雨工况下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规律,描绘降雨入渗不同时段的塑性应变的发展及塑性区的贯通过程,并求得安全系数,以此作为评判依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4.基于前述工作和ABAQUS有限元软件,本论文将进行某边坡工程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并提出边坡安全监测指标的位移推荐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量三维信息处理应用已经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特别是近几年来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可将真实物体三维信息模型化数字化的三维重建
用散斑法测量物体的位移、应变、振动等是散斑法在实验力学中的主要应用之一。这种测量方法不但有非接触的优点,而且可以测量面内及离面的位移、物体表面以及内部的应变,比较
自20世纪90年代初碳纳米管被发现以来,基于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阵列很快就被用到场致发射的研究中来。碳纳米管具有高长径比、较低的功函数、优异的导电性和力学特性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理论上可实现很高的场发射电流密度。使用碳纳米阵列作为电子发射源,可广泛用于微波功率放大、场发射平面显示、X射线管等器件。本文首先对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接着对碳纳米管场致发射阵列的制备进行了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新型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方式,它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如保密性好、抗干扰性能强,非直视通信等。因此,紫外光通信非常适合应用在一些对保密性要求高,地形复杂的
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衰变、老化、发生各种病害,进而面临着养护、维修并产生大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因而,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高速公路建设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区域在经济上和运输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了都市圈。公路客运枢纽作为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肥膨胀土一直以来就是特殊土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以往研究者大多从矿物成分,胀缩性能,破坏强度,微观形态等领域进行研究,鉴于其在不同饱和程度情况下,土体差异性极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