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与以往社会不同,它的发展是一个由同质走向异质、由统一走向分化的过程。但无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中,信任都是联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它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稳定社会秩序的维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中的信任不再以感性的情感为基础,而代之以理性的功利算计,这对传统的基于人们之间情感联系的信任提出了挑战。信任在当下社会中的缺失,信任感和信任度的下降,处于自身功利目的的信任等都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任状况,而危机感也随之产生。因而研究信任危机产生的深层根源、社会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信任的特殊功能,化解信任危机以及重建信任更是急需解决的任务。本文正是基于现代性的背景,以社会哲学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新的探讨。第一部分以现代性的视角对信任进行了解读。首先,从对信任的特点和机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信任的一般特征,信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它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其次,不同的社会形态呈现出不同的信任类型,从农业社会的习俗性信任到工业社会的契约性信任,再到后工业社会的合作性信任,呈现出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同时,这种变迁也赋予了现代社会信任以新的特点,并提出了新的特殊的挑战。再次,信任对人际间的交往关系,对社会的发展和秩序的维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文章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二部分对信任危机进行了现代性的诠释。信任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内在根源,这就是现代性的生发,致使社会结构的理性化与超越性价值秩序的相分离,从而打破了两种力量的平衡。而这仅是一般的、逻辑性的探究,同时,工具理性的迅速膨胀导致价值理性的失落,近代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道德相对主义的萌生致使信任双方所共同信守的价值标准丧失,传统信任资源在现代社会的断裂和缺失等都是促使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而由此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人们在心理变化上,由原先的积极行动转向消极的宿命论,从而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发展的停滞;社会中的父权化倾向日益加剧;由于人们之间无法建立正常的信任关系,致使社会运行的成本大为激增,个人行为所承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由内在力量所强迫的人群集中居住,因而不利于人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信任危机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用,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它的发生暴露出当前社会本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的存在和社会发展问题。第三部分是信任重建的现代性考察。信任危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社会影响,因而必须要在人们之间和社会中重建信任。在现代社会,人们之间利益的诉求和情感联系的诉求为信任的重建提供了可能性,而同时,这种重建并不是顺利进行的,也面临诸多的挑战。信任重建的路径是多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要重建以信任为核心的社会资本,使之成为一种软性力量参与到社会的整合与发展以及与外界的竞争当中。其次,要重建我们传统的、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体系和规范,加强良好道德习惯对人们的引导。再次,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公共政策来干预信任的重建,从法律上规定信任双方的权责,从外在力量的强制上培育良好的信任环境。最后,信任与文化密切相关,只有培育和形成适应于现代社会的信任文化并将此内化于人们的内心中,人们才能够在其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信任也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社会规范的一致性,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做到社会组织的高度透明度。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信任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我们才能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化解信任危机,并提出重建信任的有效路径。良好的信任环境对人际问的交往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和民众应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每个人都生活于其中的良好的信任环境,并可以充分享受到其所带来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