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剧”名称最早见于1920年。经过兴盛、衰落与复兴的起落,目前依然活跃在舞台。要讨论湘剧各种各样与时俱进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革命历史题材现代戏是不可绕过的一环。湖南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也是革命历史题材现代戏取材的无尽宝藏,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的在戏曲现代戏舞台上同样也是璀璨夺目的珍宝,值得研究。本文主要讨论湘剧革命历史题材现代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讨论其在取材、人物、结构、语言方面的独到之处以及值得改进之处。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梳理了革命历史题材戏的脉络。概述了湘剧革命历史题材现代戏自从70年代末至今的发展历史,讨论了在历史大背景下,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的起伏转折。从70年代末至今,社会大环境经历了几多转折变化,反映到戏曲文化艺术上,由文革时期的样板戏转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革命历史题材现代戏也从概念化、教条性转为向人本思想的回归,更加关注其人文主义和艺术性。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剧本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列举了具体的剧本逐一分析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在人物塑造上的侧重以及擅长的角度。从题材的选择、性格侧面的刻画以及群像刻画等方面详细讨论了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的不凡之处以及出新出彩的角度。整体上,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在题材的选择上擅长发现人物刻画的不同角度,挖掘历史名人的非典型性格以及普通人的人物群像,记录时代风貌。第三章从剧本结构的方面侧重介绍了湘剧革命历史题材剧擅长使用的剧作结构。革命历史题材戏串联古今,联系历史与现在,因此经常使用“时空交错”、以及创新使用了“多人一事”以及“一人多事”的结构手法。还通过戏中戏的互相映衬,使得同一时空的情节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剧本增添了别样的况味,打破传统戏线性叙述的叙述方式,使故事焕发新的活力。第四章主要讨论湘剧革命历史题材剧经过时间更迭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崇高壮美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以形传神的舞台展现以及音乐、语言等各个方面。本章也简略介绍了剧作家对于作品风格形成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把控。第五章讨论了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首先,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的发展演变同政策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从70年代起,戏曲改革一直伴随着戏曲创作的发展,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经历过转企改制后的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焕发了新的活力,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化和艺术性的平衡以及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如若想要有更好的发挥在那,必须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创新,而不能一味重复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