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与口述历史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史起源较早,而发展较为曲折,在对新史学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口述历史成为新时期高速成长的一个学科。唐德刚作为华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之一,对于口述历史的使用和发展,在研究方法、史料收集等方面给予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历史研究极其重要的影响。  唐氏口述史是历史学科,尤其是口述史学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唐德刚独特的学术、社会背景及个人经历使得其口述历史别具特色。在《胡适口述自传》一书的撰写过程中唐德刚利用访问来补充胡适的著作空白,并对“补白”部分有重点地加以研究,对胡适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和补充,使之成为一本包罗万象的“学术性自传”。在《李宗仁回忆录》一书中,将李宗仁的一生分为若干阶段,并将这些阶段加以细化,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李宗仁的一生,记录了李氏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揭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此外,唐氏还著有《顾维钧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亦云回忆》和《战争与爱情》等书。这些著述集中反映了唐德刚在口述史上的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氏的口述史作品中不仅是对原始口述资料的梳理和整理,还包含了相当成分的“注”,这对于口述历史的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唐氏在口述史研究中关注精英人物,关切宏大问题;遵循科学的采访方法和撰写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因而使其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当然唐氏的研究领域多限于人物传记,因而覆盖面不够广泛;对口述史的研究理论论述不多;史料收集中或有微瑕等不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迅猛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要素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的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想
明清时,运河成为国家的“命脉”。为了保证漕运的畅通,避开黄河之险,政府在苏北地区先后开凿了泇河、中运河等一系列人工运河,修筑闸、坝、堤、堰等运河工程。这些水利工程虽
杰斐逊是美国著名的民主思想家和开国元勋之一,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美国总统,杰斐逊“开化”政策与其民主思想的内容大相径庭。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
本文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的秦始皇时期方士徐福入海求仙的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徐福其人其事的史实、中日两国关于徐福的文献记载、在日本有关徐福的遗迹和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中,山东地区涌现出了一批有自身特点的近代企业家。作为近代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承担者,近代山东企业家群体本着“实业救国”、发展自身的奋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