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历程》的艺术特征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班扬被认为是17世纪英国寓言小说的伟大开拓者,同时也是英国小说艺术史上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在《天路历程》中,约翰·班扬所创作的不仅是最完美的英语寓言,而且是最杰出的散文小说,是一部流传很广的作品。作品用梦的形式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基督徒去天国寻求赎罪的坎坷经历。作者将基督视为人类的代表,将他前往天国朝圣的旅程比作人生道路。这种《天路历程》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历程,而且是一次精神意义上的旅程,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和象征意义。本文共分为五部分论述了17世纪英国寓言小说家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的艺术特征。 引文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班扬及其作品《天路历程》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探讨作者用梦的形式写此书的过程及梦的成因,指出该小说与《圣经》对照呼应,反映了此书的宗教意义和作者的宗教思想。 第二章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分别从抽象人格化和象征寓意形式两方面说明象征手法在该小说中的运用。 第三章探讨了作者的叙事技巧,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艺术性地把作者所处年代英国的社会现状用象征的手法和散文式的对话,以戏剧形式展示出来。 结论部分总结了《天路历程》的艺术特征,揭示了作品艺术特征与作品主题的有机统一,同时指出了作品艺术特征给读者的启示及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沉默现象属广义语言学研究对象之一,在语言学研究中,它是和有声语言相并列的重要研究子项。长久以来,语言学界对有声语言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沉默的研究。而在
期刊
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其中韩礼德和哈桑(1976)、候仪(1991)以及胡壮麟(1994)、朱永生(2001)等都做过衔接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