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产性收入越来越成为我国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党的“十七大”以后,关于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从侧面反映了居民持有财富的增加。无论是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反映居民财富总量变动的指标,财产性收入都应当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基本变化,在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构建微观分析框架,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这些研究,希望能够找到影响居民消费率的一些因素和原因。本研究主要由7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背景与意义,然后从研究综述中提出问题,给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是理论部分。从相关的基本概念入手,首先进行收入消费的理论回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第三章对消费率和收入情况进行基本理论和实证分析。本章对最终消费率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最终得到最终消费率和收入分配之间确实存在着线性关系。第四章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和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分别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特别是对财产性收入的统计。并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率的变化做了进一步统计,并得出初步结论。第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财富快速增长,居民财产性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居民其他收入来源也在快速增长。从对居民可支配收入贡献的角度看,财产性收入甚至呈现出缓慢下降的态势。第二,从结构看,利息收入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呈稳步下降态势,这反映了居民投资日益多元化的事实。在城镇居民家庭中,居民家庭收入越低,房屋出租收入对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就越大;而收入水平越高,股权投资对其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就越大。从各地区情况看:房屋出租收入占比最高,股息和红利收入次之,利息收入占比最低。第三,财产性收入在推动消费增长方面,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拥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出现这种差异,原因在于城镇居民更多地加入到了“现代金融体系”当中。第五章给出了针对结论查找原因、提出一定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