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名贵中药材,具备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每年高发的病虫害,使得三七的品质和收益大幅度降低,不仅如此,三七还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三七根系微生物群落变化以及三七病原真菌、细菌的逐年累加是三七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土壤中被孢霉数量在三七移栽后急剧增加,但是随着种植时间的增长其丰度逐渐降低,这种变化与土壤化学性质无明显相关性。明确引起三七根际被孢霉减少的因素,是否能够通过添加被孢霉来改善微生态平衡,对于降低三七病害和缓解连作障碍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三七种植土壤中被孢霉为研究对象,分析常用农药对其生长影响以及三七种植土壤中的定殖能力。从三七种植土壤中分离得到6株被孢霉,根据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分别将菌株YIM PH30681、YIM PH30684和YIM PH30689鉴定为Mortierella alpina,菌株 YIM PH30686 和 YIM PH30690为Mortierel a amoeboidea,菌株 YIM PH30682 为 Mortierella elongata。分析了 11种常用农药对6株被孢霉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甲硫·福美双、甲霜·锰锌和多抗霉素对6株被孢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浓度为100 μg/mL时,甲硫·福美双完全抑制了菌株YIM PH30691和YIM PH30682的生长;当甲霜·锰锌的浓度为150 μg/mL时,菌株YIM PH30681和YIM PH30689则无法生长。代森锰锌的浓度提高到150 μg/mL时,菌株YIM PH30682和YIM PH30686则无法生长。而多抗霉素对菌株YIMPH30690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根据被孢霉的IT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Q-PCR绝对定量标准曲线测定三七种植土壤中被孢霉基因拷贝数,分别来评价6株被孢霉在三年生三七种植土壤定殖能力。结果显示菌株YIMPH30681、YIMPH30689和YIMPH30690基因拷贝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稳步增加,并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表明其在三七种植土壤中的定殖效果较好。而菌株YIM PH30682、YIM PH30684和YIM PH30686在三七种植土壤中定殖能力较弱甚至无法得到定殖。农药对三七种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被孢霉影响比较显著,研究结果为三七种植上合理使用农药提供指导;定殖实验表明通过添加被孢霉等有益微生物人为修复三七种植土壤真菌群落来控制三七病原菌的种群组成,从而为有效的预防根腐病等三七病害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