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 PTPRD-AS1在卵巢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凋亡及迁移、侵袭功能的影响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sb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LncRNA PTPRD-AS1在卵巢癌中差异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1通过在线数据库了解目的基因LncRNA PTPRD-AS1,寻找LncRNA PTPRD-AS1的上游调控基因。1.2从癌TCGA和GTEX数据库分别下载了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的e RNA-seq表达谱,使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将数据集进行整合,选择出目的基因并且分析其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1.3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确定目的基因的预后价值并通过GSEA进行了KEGG通路分析。2.实验验证2.1临床标本收集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15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和同期15例因卵巢囊肿切除卵巢的正常卵巢组织,获取组织后立即存放在液氮中冷冻运输并在-80℃保存。参与到本研究的患者均没有接受过化疗或放疗。我们的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获得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2.2用RT-q PCR验证15例卵巢癌组织及用于作为对照的正常卵巢组织样本、卵巢癌细胞系H08910及用于作为对照的人正常卵巢细胞系HOSEpi C中LncRNA PTPRD-AS1的表达水平。2.3用细胞转染的方法上调或者下调H08910细胞LncRNA PTPRD-AS1表达后,分别用划痕愈合法、Transwell法和细胞凋亡染色检测并分析细胞侵袭、迁移和凋亡功能。结果:1.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1目的基因LncRNA PTPRD-AS1是蛋白编码基因PTPRD的反义RNA;LncRNA PTPRD-AS1的上游基因为PTPRD。1.2从TCGA数据库和GTEX数据库中分别获得了379例卵巢癌组织和88例卵巢正常组织样本信息。1.3 LncRNA PTPRD-AS1在卵巢癌中低表达(P<0.05)。但5年总生存率分析结果表示:LncRNA PTPRD-AS1的高表达和低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单因素Cox回归显示,年龄、分期和LncRNA PTPRD-AS1是独立的预后指标,LncRNA PTPRD-AS1的HR为1.591(95%CI:1.10–2.285,P<0.05),控制临床特征多因素分析后,LncRNA PTPRD-AS1仍然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HR=1.532,95%CI=1.05-2.232,P<0.05)。1.5 KEGG-GSEA通路分析显示LncRNA PTPRD-AS1与一系列代谢途径有关,包括有氨酰-t RNA合成通路(Aminoacyl-t RNA biosynthesis)、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等;LncRNA PTPRD-AS1与膀胱癌(Bladder cancer)、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等癌症的发病相关;LncRNA PTPRD-AS1参与肿瘤相关的经典通路如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sling pathway)、Wnt信号通路(分泌型糖蛋白的大家族)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BETA)通路,其中Wnt信号通路和TGF-BETA为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经典通路(P<0.05)2实验验证结果2.1与正常卵巢组织和正常卵巢细胞相比,LncRNA PTPRD-AS1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明显(P<0.05),均为低表达。2.2上调LncRNA PTPRD-AS1可显著抑制HO891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而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结论:1.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分析显示,LncRNA PTPRD-AS1在卵巢组织中低表达,但5年总生存率分析结果表示:LncRNA PTPRD-AS1的高表达和低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分析显示LncRNA PTPRD-AS1的功能集中在可参与多条代谢途径,以及与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多条通路相关。3.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分析显示LncRNA PTPRD-AS1可作为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因素。4.LncRNA PTPRD-AS1在卵巢癌中低表达。上调LncRNA PTPRD-AS1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5.LncRNA PTPRD-AS1可能会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有研究表明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等反映机体炎症状态、营养状况以及高凝状态的血液学指标与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但针对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所形成的复合指标如AFR(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比率)、FPR(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的比率)与肺恶性肿瘤预后的国内外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AFR、FPR在晚期肺癌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皖南
目的:探讨14例利妥昔单抗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ituximab-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ILD)的临床特征,并结合文献,对该疾病进行详细讨论,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从而为临床工作中R-ILD防治、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临床诊断的14例R-IL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具体时间、临
目的:探讨激肽释放酶7(KLK7)对卵巢癌发生发展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4例卵巢癌组织和50例正常卵巢组织,使用q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组织中KLK7的mRNA及HK7(由KLK7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情况;q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LK7基因在人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和卵巢癌细胞A2780,OVCAR-3,SKOV-3表达情况;后采用瞬时
目的:探究MRI放射组学图像特征提取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2018年1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两年内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且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直肠恶性肿瘤的患者共计105例(淋巴结转移和非淋巴结转移分别为73例、32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盆腔增强MRI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且图像清晰结构可辨认,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其中训练集70例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及生化检查等进行分析,探讨术后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生肿瘤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工作中预防肠梗阻的发生及鉴别良恶性肠梗阻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收集2015年0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无远处转移的病人资料。共统计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1905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病人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OCs)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胃镜及病理活检证实为腺癌;(2)肿瘤侵犯
目的:1.检测胰腺癌中KRT17的表达意义;2.检测了KRT17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生物学作用;3.揭示KRT17促细胞增殖中的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18例胰腺癌患者术后肿瘤及癌旁样本,应用qPCR方法检测KRT17的表达;通过分析胰腺癌数据集(来自TCGA数据库),进而分析KRT17的表达;下载胰腺癌临床信息(来自TCGA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RT17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