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菜籽粕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 在研究菜籽粕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的试验中,对照组Ⅰ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试验组Ⅱ-Ⅴ分别以占饲料重33.43%、66.86%的双低菜籽粕和以占饲料重34.97%、69.94%的普通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100%的豆粕蛋白;试验组Ⅵ为商品饲料。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杀菌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补体C3、C4含量和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菜籽粕的添加量的增加和投喂时间的延长,菜籽粕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杀菌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补体C3和C4的含量和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相对数量呈降低的趋势,其中以含有69.94%的普通菜籽粕的试验组(Ⅴ)变化最早,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含有66.86%的双低菜籽粕的试验组(Ⅲ),在第56d时,试验组Ⅲ、Ⅴ所测定的免疫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含有34.97%普通菜籽粕的试验组(Ⅳ)的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杀菌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补体C3、C4含量也呈下降的趋势,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和对照组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试验组Ⅲ、Ⅴ之间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在研究菜籽粕对异育银鲫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的试验中,对照组A(a)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试验组B(b)-E(e)分别以占饲料重33.43%、66.86%的双低菜籽粕和以占饲料重34.97%、69.94%的普通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100%的豆粕蛋白;试验组(F、f)为商品饲料,其中A-F组为免疫组,a-f组免疫对照组。结果表明:含有69.94%的普通菜籽粕的试验组(E、e)、含有66.86%的双低菜籽粕的试验组(C、c)和含有34.97%的普通菜籽粕的试验组(D、d)的免疫活性一直呈下降的趋势。从免疫后21d开始,试验组(E、e)和试验组(C、c)的所测的免疫指标都和对照组(A、a)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D、d)从免疫后35d开始,就有部分免疫指标和对照组(A、a)差异显著(P<0.05)。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活菌攻毒后发现试验组(E、e和C、c)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a)。免疫组和相对应的投喂相同饲料的免疫对照组相比,受免异育银鲫的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补体C3、C4的含量、血清凝集抗体效价都有显著的上升(P<0.05),而受免鱼的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虽比免疫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是却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