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余来的增长,中国的富裕阶层人数激增。据相关研究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净值①人群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200万人。②庞大的高净值人群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所的私人银行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面对国际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使得国内商业银行深感从传统业务赚取利润的压力,而私人银行良好的产业链形式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将会成为银行发展的新重点。私人银行从诞生之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我国商业银行正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才短短六年,2007年,中国银行在国内首次开设私人银行部,提供私人银行服务,随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等相继成立私人银行部,进入2013年,北京银行成立私人银行中心,城市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入私人银行市场的竞争当中,目前,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中资商业银行已达到18家。面对私人银行庞大的市场,中资商业银行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却遭受到了重重挫折,在发展中出现了动力不足和路径不清晰的问题。发展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无法满足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一方面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不能提供全面的资产管理业务,不能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仍然将私人银行业务停留在贵宾理财层面,对于开拓和留住私人银行客户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在私人银行市场竞争当中,由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客户的需求没有被充分了解,而且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不够,多样化的需求未被满足。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外发展已较为成熟,借鉴其发展经验是在我国开展业务的捷径,但是我国的经济文化背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异,在组织模式选择,服务模式上都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的路径,这就出现了路径不清晰的问题。因此,针对私人银行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路径选择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私人银行业务表现出了极大关注,一致认为随着富裕阶层的扩大和银行转型的迫切需要,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时机已成熟。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研究的重点着重于以下方面:瑞士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印度、香港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的私人银行发展经验;阻碍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的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银行内部发展的不足之处(人才、产品和服务、组织模式、服务模式等);发展的建议和对策。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私密性,研究大多缺乏数据支撑,仅从理论层面作分析与阐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较难应用到银行实际操作层面。实际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怎样才能提供私人银行业务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中国高净值人士的需求是怎样的?怎样满足高净值人士个性化的需求?选择什么样的组织模式有利于发展?未来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需要学术研究去慢慢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从试图解决银行发展私人银行问题出发,首先针对私人银行业务作了简单的阐述,阐述私人银行应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再在对比贵宾理财服务与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分析私人银行的特征,其次,选取瑞士、美国、新加坡和香港为代表,分析其私人银行发展的文化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银行自身方面的经验以借鉴,然后,运用SCP分析方法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方面分析,同时分析了中国高净值人士的特征与偏好,根据客户细分相关理论提出客户细分方案。最后,提出中资私人银行发展要走集团化和专业化的道路。本文的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这章阐述了文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私人银行概述部分,首先根据国内外对私人银行概念的界定,定义其为“商业银行成立专业服务团队一对一地为特定客户一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性、私密性和个性化的一揽子高端金融服务。”然后,总结阐述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包括:零售银行服务、资产管理服务、高端咨询服务、税收规划服务、信托服务、保险服务、遗产咨询和规划、不动产咨询管理服务、保管服务、离岸服务和其他服务。最后,就国内贵宾理财服务与私人银行作了对比,分析私人银行的六大特点,其核心特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第三章,国际经验部分,本文重点分析了传统私人银行模式代表——瑞士、现代私人银行模式代表——美国、新兴私人银行市场——新加坡和中国的私人银行市场——香港,总结其发展经验中核心的部分。第四章,中国私人银行现状分析部分,从两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第一是基于SCP范式的现状分析,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角度分析,第二是中国富裕阶层的特征分析,从基本信息和偏好着手,提出了一个客户细分标准。第五章,路径选择部分,在现状分析和客户细分的分析基础上,再根据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须走集团化和专业化的道路。集团化是指中资私人银行应趋向于一体化发展,扩充银行业务范围,形成跨区域跨业务的金融集团,在组织模式选择上可先选择大零售银行制,再往事业部制过渡,注重零售银行与私人银行之间的协同效应。专业化是指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须在客户细分、人才‘储备、产品研发、后台支持中心等方面达到专业化,更好更快地满足私人银行客户。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地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进行现状分析,SCP范式是分析产业效率的有效工具,能很好地与私人银行业务相契合并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做出具体分析,同时利用了目前银行公开的市场数据进行市场结构分析,填补了定量分析空白;二是本文基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对于私人银行业务的报告,分析总结我国富裕阶层的特征和金融偏好,并以职业、生命周期、背景和性格因素提出了一个客户细分方案;三是在提出政策与建议时,创新性地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应走集团化和专业化的道路,试图为我国私人银行发展规划一条清晰的路径。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由于私人银行私密性和资源有限,笔者难以对私人银行客户进行调研分析,获得一手数据,在考察私人银行客户特征时,利用四个银行的私人银行研究报告中的调研结果作为二手数据整理得出,难免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二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对私人银行部的部门考核制,私人银行的数据较不完全,在运用SCP分析法时,没有测算产品差异化、市场绩效相关指标,希望在未来私人银行数据披露较多时,能够运用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得出更好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