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形象竞争时代,“形象力”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导之一。人们的消费观念都不同程度的带上了情感消费或者形象消费的特点。各国、地区的旅游业竞争从局部的资源、产品、人才、信息等竞争发展到旅游业的整体性竞争——旅游地形象力的竞争。独特鲜明、充分挖掘市场需求的旅游地形象能赢得旅游者的青睐、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以及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要树立旅游地独特鲜明的形象。本文主要以人文地理学、市场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理论,在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结构与内容方面看,本文首先探讨了旅游地形象的概念、构成与特征等基本问题,界定本文的研究范畴与建立理论分析结构。其次,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旅游地形象理念层面分析,旅游地形象遮蔽分析、区域旅游形象分析以及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分析评价。旅游地形象理念层面分析主要针对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的理念基础从地理文脉与旅游者感知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旅游者感知分析中采用了结构法从受众角度进行形象测量。在旅游地形象遮蔽分析与区域旅游形象分析中,根据形象遮蔽理论与旅游地形象特征,进行定性分析。旅游地形象口号是旅游形象定位的显示性结论,是地方旅游营销的重要指导,也是地方旅游营销的基础。文本对国内外关于旅游形象口号评价内容进行了整合与创新,提出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评价体系与标准。最后,提出了改善提高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的具体对策与措施。在分析研究模型方面,从微观层面,本文运用了Gallarza等(2002)提出的旅游地形象的塑造过程涉及功能性和心理性的20类支持要素进行了受众调查因子的提取,并运用统计学中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统计;在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分析评价中,主要借鉴了曲颖、李天元的旅游目的地定位主题口号的评价标准与评价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合与创新,提出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评价模型。从宏观角度,本文对旅游地形象定位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主要理论、方法进行探讨,重新构建旅游地形象定位的理论分析结构。本文的应用价值以及可能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现有的旅游形象体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差异定位体现个性、借助已有知名度、突出时代感、资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等方面为内蒙古旅游形象进行科学合理定位提出具体建议。第二、提出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从语言表述、修辞、句型句式的等方面对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进行评价,还将市场营销、传播学价值观引入该评价标准中,有助于提高口号的市场推广效果。第三、本文还将分析各类旅游评比称号和影视剧对塑造旅游地形象的积极作用,建议旅游地以具有官方权威或者民间知名度高的旅游评比称号和知名影视剧为契机,灵活的对本地旅游形象进行动态定位,提高旅游地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
其他文献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在国家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往往经历着对立和协调的演替。建国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城市倾向的发展战略和相关制度,导致城乡分离,在城市
土壤侵蚀普查是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一个重要普查专项,它在摸清我国土壤侵蚀基本情况,推动数字水土保持,为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建设服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省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