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物学继发性前概念的调查与转变研究 ——以“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明确学生在概念学习前知道什么,也要关注概念教学后学生形成了什么。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后对新知识经过原有认知加工所产生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观点,称为继发性前概念。学生存在的继发性前概念不及时纠正会进一步干扰学生对于其它知识的学习,以至产生更多的继发性前概念。因此,教学中如何调查学生存在的继发性前概念?学生为什么存在这些继发性前概念?采用何种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转变这些继发性前概念?应该是教师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时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通过访谈调查一线教师对于继发性前概念的了解,以及学生在“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这一章节存在的继发性前概念。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三阶层测试卷,以研究校高三年级两个班级为对象,调查了学生存在的继发性前概念,分析发现学生产生继发性前概念的原因主要包括:受原有认知的影响;相似概念的干扰;概念理解不深入;科学概念容易被遗忘;教师不重视概念教学等。并将这些继发性前概念划分为:空壳概念、不完整概念、异质性概念、条件缺失概念及绝对化概念五种类型。研究针对五种继发性前概念分别提出概念转变教学策略,并进行概念转变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后,通过纸笔测试、学生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方法检测学生概念转变效果,发现:研究所提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能够明显转变学生存在的继发性前概念。最后,提出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减少学生产生继发性前概念的几点建议:教师应重视概念教学;鼓励学生表达不同观点;及时复习强化科学概念。
其他文献
鄭玄是東漢經學大師,一生著述頗豐,有《毛詩箋》《三禮注》至今保存完整。其所處的時代正是語音演變的過渡時期,其箋注內容對於研究從上古到中古漢語語音的演變情況有重要的價值。本論文對《毛詩箋》《三禮注》鄭玄音注材料進行了全面統計和歸納,分析其音注方法、音注術語,進一步與上古音系統作比較,從聲、韻、調三方面探究其所反映的語音現象。論文摘錄的鄭玄音注內容有五部分:第一,《毛詩箋》《三禮注》鄭玄自擬音注;第二
高三复习课教学的核心目标为:引导学生在整合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促进其系统思维的发展,以提升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盐类水解是“水溶液”主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实现“温故而知新”一直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认识模型作为对事物系统化、结构化的表征方式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认识、复杂问题解决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因此,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提升高三复习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认识发
黄帝作为上古时期的传说人物,被中华儿女尊为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有关黄帝的传说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已广泛覆盖整个中华大地。陇东是西北地区以陇山以东庆阳、平凉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的特定文化区。现今在陇东地区独特的文化语境中犹有许多黄帝传说的口头叙事及风物遗迹,隐含着陇东地区与黄帝文化的深厚渊源和关系。陇东地区历经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今形成三个黄帝文化相对独立而又互成一体的黄帝文化传承点:深处六盘山麓地带
民俗作为产生并存在于民众中间的风俗习惯,它所呈现出的具体面貌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民众思想意识以及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动也都依赖于民俗文化的体现。唐传奇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因子,对研究唐代民俗文化,窥探唐代社会精神文明,了解唐人的国民品格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民俗与文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二者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创作提供值得借鉴的模式。唐传奇中的民俗描写,在丰富小说主
在医学领域,特殊体质的概念是指身体机能异于常人的身体状态,而在侵权法领域上这种异于常人身体状况的导致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或严重疾病等,指身体机能或心理状态弱于常人的体质状况而不包括强于常人体质的情况。由于特殊体质的受害人比正常人的身体素质低,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会降低,当他人实施加害行为时,加害行为与受害人的特殊体质共同造成的损害比加害行为实施在正常人身上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我国目前尚未存在关于特殊体质
Calcimycin (A23187)是从教酒链霉菌NRRL3882中分离得到的聚醚类抗生素,它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还能够通过抑制ATP酶的活性来抑制ATP的形成。Calcimycin还是哺乳动物细胞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能够造成细胞凋亡。除此之外,calcimycin最显著的功能是对二价阳离子(钙离子,锰离子,镁离子等)有特异性的结合能力,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二价阳离子穿膜时细胞膜生理属性
陕西耀县北魏时期的造像碑数量二十八通,分别包含佛教造像碑、佛道混合造像碑、道教造像碑等,这些材料基本保存于耀县药王山碑林博物馆。此时期的这些造像碑,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道教造像碑、佛道混合造像碑,管窥这个时期的造像碑的艺术特色,具有题材释读、样式概括等多重价值。造像碑往往碑阳、碑阴都雕凿有造像龛,部分造像碑碑左、碑右也雕凿有造像龛;龛内大多是一尊二胁侍的组合形式,主尊或是佛像、或是道像,魏文朗佛道
从上世纪90年代报刊研究热开始,报刊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也引发了多种学科研究报刊的方法,基于此,研究报刊生成机制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丰富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路径。1946年11月至1949年8月《和平日报》(兰州版)是隶属于国民党军方的报纸,该报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兰州的国事民情。在国民党垄断舆论的背景下,围绕《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的现代知识分子秉持文化传播使命,探索西北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
邢昉不仅是明末清初之际活跃于江南诗坛的重要诗人,而且是明末金陵社集活动的中坚力量。邢昉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希图力振“风雅”,挽救“诗亡”。邢昉于明末金陵结社交游,在清初与遗民往来唱酬,互通声气。其诗幽秀淡宕,凄清悲壮,变化无方,自成面目,为后世所推崇。本文立足于邢昉家世生平、结社交游、诗歌创作等基础问题的探索考察,试图探讨邢昉于明末清初诗学思想的嬗变过程,力图贴近其生存状况及复杂的心态。本文分为三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普希金之家》和《与普希金散步》三部小说可谓俄罗斯后现代文学的鼻祖。从俄罗斯文学的角度而言,三部小说的创作特征的确不同于经典文学或传统文学;从苏联和俄国历史的角度而言,小说诞生于非常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社会充满压抑和矛盾,作家描写现实的同时,也思考着过去,作家继承了俄罗斯经典文学的部分内涵,在俄罗斯深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融合了自己特殊的表达诉求,在小说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