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和父母教养行为对3-5岁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j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说谎行为的习得是其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研究已经发现幼儿说谎行为存在年龄差异,以及心理理论等个体认知因素对说谎行为可能存在影响,但心理理论对幼儿说谎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除了个体认知因素外,家庭因素比如父母教养行为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以及幼儿说谎过程中策略的运用也少有研究关注。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选取309名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猜谜游戏”任务对幼儿说谎行为进行考察。同时,本研究对幼儿的心理理论进行了测量,并收集了父母教养行为信息,以探讨这些因素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及共同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幼儿说谎行为的发生率在3到4岁之间迅速发展,4到5岁之间基本保持稳定。幼儿的说谎策略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年龄越大,幼儿说谎策略得分越高,维持谎言的能力越强。女生比男生更能维持自己的谎言。(2)心理理论影响幼儿的说谎策略。总体上,幼儿的内容错误信念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的说谎策略。心理理论对说谎策略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3岁幼儿心理理论与说谎策略相关不显著;4岁幼儿的心理理论总分与说谎策略显著正相关;5岁幼儿的内容错误信念与说谎策略显著正相关。(3)母亲教养行为影响幼儿的说谎策略。总体上,母亲限制对幼儿说谎策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并且心理理论在母亲限制与说谎策略间起中介作用。母亲教养行为对说谎策略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3岁幼儿的说谎策略与母亲教养行为相关不显著;4岁幼儿的说谎策略与母亲拒绝呈显著负相关;5岁幼儿的母亲限制行为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说谎策略。综上,得出如下结论:3-5岁之间,幼儿的说谎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心理理论和母亲教养行为影响幼儿的说谎策略。心理理论在母亲教养行为和幼儿说谎策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依据历史文献、自然地理和文物考古等资料 ,探索唐代灵、盐、夏、宥 4州间的边界位置 ,论述灵、盐交界在今盐池县中部的南北走向山梁 ,灵、宥交界亦然。盐、夏交界在今靖边县
晚清重臣孙毓汶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其现存手稿《迟盒集杜百首》乃孙氏同光之交返乡丁母忧所创作的大型五律体集杜组诗。该组诗内容丰富,情感真切,对仗押韵,起承转合自然,既
澳门文学作品中触及澳门回归后的生活与内心感受的作品不少,“回归书写”可以说是澳门文学近17年来一个深具特色的主题。本文从身份认同、怀旧书写、我城书写等几个角度切人,试
<正>引子1961年的秋天。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反华势力合唱,国内严重困难,台湾当局企图"反攻大陆",毛泽东再次读《楚辞》,写了一首《七绝·屈原》。诗曰:"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