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家牛(Domesticated cattle)自驯化以来,作为“六畜”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而且是解析复杂性状遗传的科学资源。由于我国地理复杂、气候环境多样,居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牛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群体事件和渗入等的过程中,逐渐重塑并形成了一套适应在极端气候生存的基因组。长期居于平原的动物会在高海拔地区产生高原反应,而世代居于高原(海拔3500m-4500m)的西藏牛、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牛(Domesticated cattle)自驯化以来,作为“六畜”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而且是解析复杂性状遗传的科学资源。由于我国地理复杂、气候环境多样,居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牛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群体事件和渗入等的过程中,逐渐重塑并形成了一套适应在极端气候生存的基因组。长期居于平原的动物会在高海拔地区产生高原反应,而世代居于高原(海拔3500m-4500m)的西藏牛、阿沛甲咂牛、日喀则驼峰牛等在长期习服过程中适应了高原低氧环境,这类高原牛品种可能会在生理、形态以及基因组水平发生一系列适应高海拔严峻环境的改变并在基因组上留下选择的印迹。鉴于此,本实验对分布于不同海拔的牛(普通牛、瘤牛、普通牛和瘤牛的混合种、牦牛),特别是高海拔地方牛品种的高原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高原低氧适应性的分子遗传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利用牛高密度777K SNP芯片,对国内外高低海拔的45个牛品种进行分析,整合FLK、hap FLK、XPEHH三种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方法以及GEMMA全基因组关联验证分析方法,筛选出受到强烈正向选择的高原低氧适应性候选基因ACSS2,并鉴定到在ACSS2基因内含子区域中受到显著选择的7个SNPs构成的牛高原低氧适应性单倍型(AGAGTTC),其中包括受到最强选择信号的SNP rs110793511 A>G。ACSS2是极端条件下介导乙酸合成乙酰辅酶A的关键酶,提示牛ACSS2基因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潜在的高原低氧适应基因。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牛品种的ACSS2基因高海拔适应性的分子遗传变异特性,对位于中国不同海拔的5个地方牛品种ACSS2基因5’-侧翼区、外显子区、3’-UTR区进行PCR测序,结果在5个家牛和2个牦牛中一共鉴定到58个SNP位点,并筛选到由6个高度连锁的SNP组成的高原低氧特有单倍型(CAGTCT),其中第一个SNP为位于ACSS2的5’-侧翼区的g.-473 T>C(rs23),且该SNP在斯布牦牛和麦洼牦牛中也高频存在。牦牛群体中,在5’-侧翼区鉴定出牦牛特有的12 bp碱基插入突变(g.-562 ins GAAAGGACCCTA)。为鉴定ACSS2基因的潜在调控元件,通过构建重组质粒结合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方法鉴定核心启动子,结果发现牛ACSS2核心启动子区域位于g.-682~g.-264之间。而且在高海拔牛品种中发现的rs23这一SNP位于核心启动子区域内,构建包含这一突变位点的重组质粒验证荧光素酶活性,实验结果发现当T突变为C后可显著增强ACSS2启动子区的活性(P<0.05),此外,我们还发现牦牛ACSS2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特有的12 bp碱基插入现象显著降低了启动子活性(P<0.05)。为分析ACSS2基因在高海拔牛组织中表达情况,通过对不同海拔的四个牛品种肝脏组织进行RT-q PCR以及免疫组化实验,发现ACSS2基因在牛肝脏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位于海拔3600m的西藏牛ACSS2 m RNA及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分布于海拔200m的荷斯坦牛(P<0.05),ACSS2的表达量随牛所处的海拔升高而升高,提示ACSS2基因在牛高原低氧适应性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验证ACSS2基因如何在高原低氧适应性中发挥作用,我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胎牛成纤维细胞中敲除ACSS2基因,利用RT-q PCR方法验证了ACSS2-/-细胞中低氧适应性基因EPAS1、EGLN1的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证实ACSS2可能通过代谢调节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在牛高原低氧适应性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要求街道景观呈现较高水平和美感,重点之一就是与当地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基于此,为提高街道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协调性,本文探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意义,重点研究设计路径,以供参考。
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人完成了数字符号1到9的发明.此时还没有0。"0"的出现,是在1到9数字符号发明一千多年后的印度笈多王朝。刚出现时.它还是用点来表示的。至于何时由点转为圆,已无从考证,但在公元876年.人们在印度的瓜廖尔地方发现了刻有"270"的石碑。
傣族剪纸的内容很多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关,主要表现佛教故事、反映僧侣生活。在技法上,吸取了中原剪纸的"线线相连、线线相断"的传统表现手法,阳刻线和阴刻线的交互使用,有时组成刚毅而富有弹性的风格,有时产生内敛而圆润的效果,使得傣族剪纸在画面上形成特殊的节奏和韵律。
目的:评价柴郁温胆汤改善抑郁症的药理效应;基于脑-肠轴信号通路,研究柴郁温胆汤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郁温胆汤-高剂量组(简称柴-高组,下同)、柴郁温胆汤-低剂量组(简称柴-低组,下同)、益生菌组、氟西汀组,大鼠抑郁模型以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法
肥胖通常会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不良病理状态的发生。目前的抗肥胖药物治疗费用高,且适用性并不强,常伴有严重的副作用。而研究表明天然植物多酚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肥胖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对红树林植物秋茄果的提取物展开探究,以期将来可以替代药物或制造饮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用超声波提取法结合葡聚糖凝胶从秋茄果中提取得到单宁,以米黑毛霉脂肪酶(MML)和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p-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附睾上皮细胞电离辐射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和NTA分析外泌体大小,WB和流式鉴定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其次,通过分离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建立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通过测定附睾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GPX-5、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CK-18以及附睾上皮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蛋
古村落景观反映着一个聚落文化传统的时间历程与历史底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人们研究古村落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载体。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持续推进,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拆旧建新现象,导致农村的景观,特别是古村落景观遭受严重的、不可修复的破坏,对于村落的延续和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甚至会使村落走向衰落和消亡。因此,以中团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振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二维材料,近年来成为了生物和催化领域研究的热门材料,受到了来自化学、材料、生物、物理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在这篇工作中,我将重点研究关于g-C3N4表面结构及改性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一章将介绍g-C3N4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并从发展历史、制备的方法、应用以及改性对其应用性能的提升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介绍,接着将通过三章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别如下
第一部分NSCLC治疗前PET/CT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目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EGFR基因类型的确定对后期治疗方式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18F-FDG PET/CT的相关代谢参数SUVmax、SUVav与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EGFR基因突变预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9年在我科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并在其引导下进
硅藻是一大类群个体微小的真核单细胞生物,分布广泛,具有硅质细胞壁。沉积硅藻含有丰富信息,通过分析其种群结构,可以很好的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等。台湾海峡是连通东海和南海的重要水道,其水动力条件复杂,台风多发。本文通过研究该海域的32个春季表层样、30个夏季表层样及33个取自Y13岩芯的沉积硅藻,结合沉积物粒度数据、测年数据等资料,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表层沉积物样品共鉴定出硅藻31属85种。硅藻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