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7月份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破除了长久以来备受争议的“双轨制”难题,宣告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带有福利色彩的传统退休金制度成为历史。与此同时,如何调整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待遇问题,实现改革的平稳过渡和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职业年金被认为是破解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困境的一个突破口。2015年3月2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办发[2015]18号文),规定为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职业年金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机关事业单位制度改革进程缓慢以及养老金“并轨”后待遇调整需求的社会现实下,提出保证职业年金具备一定的养老保障能力,是养老金并轨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衔接和长效实施的重要措施。文章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为背景,将研究视角聚焦在职业年金替代率问题上。文章主要基于养老待遇刚性增长的特性,主要运用保险精算方法来研究问题。根据不同群体养老政策的差异,把参加养老保险计划的人群细化为“中人”和“新人”两类群体。从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前后待遇合理衔接的原则出发,构建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和“新人”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测算职业年金所需达到的合意目标替代率。随后,建立精算收支平衡模型,分类对不同群体职工的职业年金实际替代率水平进行估量,并将实际替代率与合意替代率进行比对,分析替代率缺口风险状况。本文认为职业年金替代率存在缺口风险,尤其是“中人”替代率缺口明显大于“新人”。随后选取两个群体代表,对其职业年金替代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根据两类群体特点提出分类改进措施。“新人”可以通过逐步实施弹性退休政策、提高投资收益率等措施从替代率参数优化的角度进行调整;而“中人”职工应着力建立补偿方案来平衡替代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