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的色、香、形三方面,个性明显,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美学强调“以形写神”、“神采为上”,因此吟咏中总伴随着浪漫的想象与精妙的比喻,使之神采活现。梅花的迎寒独放和傲雪凌霜,象征着孤高自清、不同流合污、坚韧不拔、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高洁品质。诗人在吟咏中,赞美梅花这一品质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处世态度和人品节操。历代诗歌吟咏之中,涉及梅花的不胜枚举,充分说明了梅花这一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论文引言部分对元代浙江咏梅诗的研究现状做了概述。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了从先秦到元代以前咏梅诗的概况,分析了元代浙江咏梅诗繁荣及其原因,概括总结了浙江咏梅诗在元代前后两期发展的特点。第二章,针对大型梅花组诗专题创作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文中简要介绍了《梅花百咏》源流,探析了冯子振、释明本、韦珪《梅花百咏》诗。在冯子振、释明本《梅花百咏》探研一节中,考证了冯子振与释明本《梅花百咏》唱和之年代,分别探析了他们的《梅花百咏》诗并将其进行了比较。第三章中,简要介绍了题画诗及其题梅画诗的发展演进,阐释了元代浙江题梅诗繁荣的原因和审美认识的发展,最后,重点分析了王冕题梅画诗,人、诗、画的合一,是王冕题梅画诗的首要艺术特色,这一章主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发展脉络。 元代统治时期,伴随着外族统治,高压政策,民族歧视等等,使得文人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心事向梅花吐露。研究元代浙江咏梅诗,不仅可以看出元代咏梅诗的发展趋势,同时可以对元代浙江文人的境遇与仕途心态有一定的了解。元代浙江咏梅诗的繁荣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文学之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