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式试验模态分析仪的设计与开发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h45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仪器技术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分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凭借计算机平台的存储、处理、分析能力,结合计算机软件灵活、适应性强,修改、升级容易等优点,给传统的仪器测控带来巨大冲击。虚拟仪器技术受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给予大强度资助,虚拟式试验模态分析仪器系统是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集成测试机械式虚拟式动态测试仪系统的研究(No.59875090)”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机械测试的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的研究(No.50135050)”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试验模态分析涉及的理论、软件等已有成果,分析了现有试验模态分析软件一些不足的基础上,根据虚拟仪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图元对象的三维实体结构输入输出方法,建立了基于OpenGL图形工业标准的实体输入输出模型,实现了以结点、梁图元、三角形图元、四边形图元等为基础的三维图形的输入、编辑与动态输出等。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构输入、数据采集、频谱分析、参数识别、振型输出等功能,开发了面向中小型结构,易于使用的虚拟式试验模态分析仪。虚拟式试验模态分析仪主要由以下四个子系统组成:(1) 模型结构输入子系统(2) 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3) 数据分析与模态参数识别子系统(4) 模态振型输出子系统仪器在整合四个子系统的基础上,保留了它们的相对独立性。输入输出涉及的图形操作、文件结构等方面与有限元软件保持了高度一致,保证了同有限元结构文件的兼容性;数据采集模块与分析模块不仅可以协同工作,也可以独立进行的数据采集、在线和离线的数据分析与参数识别等。仪器为对中小型结构的试验模态分析提供了单模态参数识别与多模态参数识别等多种参数拟合方法,并预留了增加新的拟合分析算法的接口。在仪器验证中,首先选择了一悬臂梁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其理论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仪器能较好识别梁的固有频率,求得其模态振型,达到了预期目的;其次对一摩托车架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试验表明仪器能较好地分析出<WP=5>车架的多阶模态,并显示出其模态振型。总之,虚拟式试验模态分析仪能方便地对中小型结构进行测试,具有性能好、精度高、易升级等优点。本文着重于虚拟仪器思想在试验模态分析中的应用,为试验模态分析的虚拟仪器化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并给出了具体实践。论文在最后还指出了仪器有待完善的问题。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钨合金材料的变形、损伤和破坏行为(特别是绝热剪切变形局部化),以及钨合金动能长杆弹对靶板的撞
该文的前一部分在广泛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了局部间断Galerkin方法相应的能量原理形式,并以此为出发点,推导了四边形单元的单元列式.为了避免单元柔度矩阵的求逆,采用L
本文在对大量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和作了大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选取了野战工事中有代表性的构件即钢筋混凝土梁,玻璃钢蜂窝夹层梁式板和帆布被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研究。深刻地
关节软骨力学行为的研究对动关节的运动机制、承载能力和病理研究等至关重要,对关节病的治疗、临床诊断以及人工关节材料的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混合物
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时,主要采用有限元法,通过求解动力方程计算结构振动时动应力和动位移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忽略了由连续质量引起的结构惯性力对单元内力的影响(即局部动力
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柔性结构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飞行器中,由于太空环境的复杂性,那些柔性结构很容易被激发振动.文章采用主动控制对这类结构的振动进行控制设计,利用有限元建
模块化定子结构低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新型拓朴结构电机,极数多、低速运行、输出转矩较大是其显著特点。电机采用模块化定子结构可以非常容易制做成较多极数,由于极数较多、转速较低,电机的输出转矩也较大,而使电机在没有减速机构的情况下就可以运行在低速大转矩状态。所提出的新型拓朴结构电机通过在定子铁心上添加几个在空间占据1/3极距的小齿,而使得电机其余定子齿的齿距为整极距。各定子齿上绕制整距集中绕组,绕组
我国输电线路电压的等级在不断的提高,电晕损失问题成为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离子迁移率是影响不同海拔条件输电线路电晕损失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计算电晕损失时选取的离子迁移率均为常数,实际上离子迁移率随海拔的不同而变化。因此研究和总结气体电晕放电所产生的离子迁移率在不同海拔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离子迁移率随气压变化的参数模型,对于输电线路电晕损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在前人漂移管法的基础上自
对于马赫数M≤8的高超声速飞行来说,采用液态碳氢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何缩短碳氢燃料的点火延迟,以确保在有限长度的超声速燃烧室内实现碳氢燃料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