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戏曲、曲艺乃至民族民间音乐中,腔词关系的研究已成为探讨音乐风格的关键问题。在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更为多样。本文以我省本土黄梅戏曲音乐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言学、音韵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法并通过大量谱例整理分析对其黄梅戏曲唱词与唱腔在音调、节奏、句式等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探讨黄梅戏曲音乐在创腔时的内在逻辑体系,以此来总结黄梅戏曲的创作特点与音乐风格,为创腔者、戏曲演唱者提供理论的借鉴与指导意义。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语言与戏曲音乐之关系、腔词音调之关系、腔词节奏之关系、腔词句式之关系。在第一章节语言与戏曲音乐关系中阐述了语音语韵与戏曲音乐、语言与方言、方言与地方戏曲音乐三者的逻辑关系,方言乃是区分地方戏曲剧种的最显著特征,对旋律的音调走向都有着一定的制约。在第二章节中文章以黄梅戏曲所属安庆方言中字调、变调、语调三者为研究视角,剖析出唱词与唱腔之间的结合关系,从而探讨黄梅戏的音乐风格与特点。第三章从唱词与唱腔节奏强弱规律的角度出发,剖析唱词与唱腔习惯轻重音、逻辑轻重音、情感轻重音、节拍轻重音的结合规律,并对其产生的“拆跨”与“拆散”现象进行必要的阐释。第四章以唱词与唱腔之间二者的句式结合关系为出发点,以黄梅戏唱腔作为分类依据,梳理出主调唱词与唱腔、三腔唱词与唱腔、花腔唱词与唱腔三者句式的特点,并对其唱词与唱腔的结合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并总结。黄梅戏乃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黄梅小调的基础上发展为黄梅戏,探讨腔词关系的结合规律是戏曲音乐得以发扬的重要因素。通过本文写作,望使得家乡文化进一步延续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