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UBC13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作用,研究其对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为新型RA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1.建立胶原诱导型类风湿性关节小鼠模型:40只6周龄DBA/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UBC13低剂量组、UBC13中剂量组、UBC13高剂量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与UBC13各剂量组小鼠0 d尾根部皮下注射胶原,21 d加强免疫,建立CIA模型。21 d开始UBC13各剂量组分别每天皮下注射UBC13重组蛋白,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二次免疫56 d后,剖解小鼠。2.HE染色观察小鼠关节损伤,软骨缺失及炎性细胞浸润等,以膝关节病理切片评价UBC13的治疗效果。3.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的数目,评价UBC13对两种细胞数目的影响。4.Western-Blot检测小鼠胸腺中IκBα和p-TAK1的表达,观察UBC13蛋白对IKK和TAK1的激活作用。5.qRT-PCR检测小鼠胸腺中RORc、IL-17、IL-23和Foxp3基因的mRNA水平,分析UBC13蛋白对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转录因子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1.正常小鼠活动正常,无脱毛现象;模型组小鼠二次免疫后,关节肿胀逐渐明显,无法正常活动,且有脱毛现象;各个剂量UBC13处理组小鼠毛色光泽、关节肿胀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UBC13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在0~30 d时较轻,而UBC13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关节炎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小鼠关节软骨腔结构完整,未见淋巴细胞浸润与软骨缺失;模型组小鼠关节炎滑膜增生明显,免疫细胞浸润,软骨组织缺失;UBC13处理各组关节病理特征相较模型组有一定改善。3.脾脏T细胞流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脾脏中CD4~+CD25~+Foxp3~+细胞数目显著下降(p<0.05),CD4~+IL-17~+细胞数目显著上升(p<0.05);UBC13各剂量组相较模型组CD4~+CD25~+Foxp3~+细胞显著上升(p<0.05),CD4~+IL-17~+细胞数目显著下降(p<0.05)。4.小鼠胸腺组织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TAK1和IκB有升高趋势(p>0.05)。与模型组相比,UBC13各处理组小鼠p-TAK1和IκBα表达量均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型(p<0.05)。5.小鼠脾脏组织q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h17细胞转录因子和炎症因子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UBC13各剂量组RORγt、IL-17和IL-23表达量均下降(p<0.05),Treg细胞转录因子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1.UBC13处理能抑制CIA小鼠关节损伤,并减轻关节炎病情。2.UBC13能促进CIA小鼠TAK1和IKK的激活且呈剂量依赖型。3.UBC13处理抑制Th17细胞转录因子与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CIA小鼠外周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T细胞17的平衡,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