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孕妇血与脐带血浆游离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探讨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妇及其婴儿脐带血浆脂肪酸水平与巨大儿发生风险的相关性,进而提供其孕期合理增重的实验数据,确保良好的婴儿出生结局。方法选取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入院待产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取得知情同意,收集孕妇的基线资料、孕期增重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资料,采集孕妇的肘静脉血及其婴儿脐带血,最终筛选到纳入本研究中的对象77对。采用GC-MS联用技术,建立分析血浆脂肪酸方法,检测孕妇、脐带血浆中有代表意义的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根据孕期增重和婴儿出生体重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孕期增重正常且分娩正常体重儿组、孕期增重过多且分娩正常体重儿组、孕期增重过多且分娩巨大儿组,探讨各组间母血和脐带血中脂肪酸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与巨大儿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1)建立了血浆脂肪酸的GC-MS分析方法,GC-MS能够很好的分离孕妇血浆及脐带血浆脂肪酸,且回收率和灵敏度均良好。(2)母血中的饱和脂肪酸:孕期增重过多且分娩正常体重儿组(II组)与孕期增重过多且分娩巨大儿组(III组)总SFA、C18:0水平均显著高于孕期增重正常且分娩正常体重儿组(I组)(p<0.05);另外III组的C16:0水平也显著高于I组(p<0.05)。(3)母血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III组的C18:3(n-6)、DHA水平显著高于I组,III组的C20:3(n-3)的水平也比II组高(p<0.05)。(4)脐带血中的饱和脂肪酸: II组的总SFA、C15:0和C18:0水平均显著低于I组(p<0.05)。(5)脐带血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II组和III组的总PUFA水平均显著低于I组,II组的总n-6PUFA水平显著低于I组,III组的总n-3PUFA水平显著低于I组(p<0.05)。(6)母血中总SFA、C12:0、C16:0、C18:0、C18:3(n-6)、C20:3(n-6)和DHA水平的升高显著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p<0.05),而脐血中总PUFA和n-3PUFA水平的升高能显著降低巨大儿发生风险(p<0.05)。(7)母血与其对应的脐血脂肪酸水平大部分是有差异的,总的表现在:I组的总SFA浓度是母血高于脐血,II组和III组的总SFA浓度是母血低于脐血(p<0.05);I组、II组和III组的总PUFA和n-6PUFA浓度是母血均高于脐血(p<0.05),而I组和II组的总n-3PUFA浓度是母血中的浓度低于脐血(p<0.05),在III组中没有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妇,巨大儿发生风险与母血、脐带血中的SFA和PUFA均有关,母血SFA和PUFA的(n-6C18:3、n-6C20:3、DHA)水平升高显著增加巨大儿发生的风险,脐血总PUFA和n-3PUFA水平升高显著降低巨大儿发生风险,提示孕妇孕期要合理控制总SFA的摄入,合理摄入C18:3(n-6)、C20:3(n-6),适当提高n-3PUFA的摄入,保证PUFA脂肪酸摄入的平衡状态。母血中大部分脂肪酸水平高于脐血,而C12:0、C18:0、总n-3PUFA、C20:3(n-3)、C20:5和C22:6在母血中的浓度却低于脐血,说明胎盘通过一定的机制逆浓度转运这些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