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展开了研究:分别是修辞的视角,功能结构主义视角和语用的视角。近年来兴起了从批评的角度来研究英语中的隐喻,但是很少有人从批评的角度探讨汉语谈话节目中的隐喻现象,这便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旨在识别,理解并解释汉语电视谈话节目中的隐喻,为的是应用认知语言学来探讨隐喻的功能。例如,作者将主要的隐喻划分为旅途隐喻,结构隐喻,植物隐喻,军事隐喻,机器隐喻还有家庭隐喻。与此同时,作者对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新奇隐喻在文中也进行了探讨,比如,食品隐喻,游戏隐喻,赛马隐喻,狩猎隐喻,垂钓隐喻,性别隐喻和圆圈隐喻。此外,本文还研究人们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电视节目中的隐喻表达。批评性隐喻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出现频率高的隐喻折射出积极的意义。本文的语料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语言学语料库中的汉语电视谈话节目,包括《特别关注》,《对话》,《面对面》,《实话实说》,《鲁豫有约》等等。为了满足研究需要,作者用到了分词检索软件Wconcord。首先,用Ictclas10(一种计算机技术研究机构中的汉语词汇分析系统,版本10)对初始的语料进行处理。然后根据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批评性隐喻分析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这三个阶段分别是隐喻识别,隐喻理解和隐喻解释。在分析过程中,用到了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但是以后者为主。根据定量分析结果,主要隐喻的数目分别是:旅行隐喻(4683)位居第一位,然后是建筑隐喻(3354),第三位是植物隐喻(1595),第四是军事隐喻(1466),第五则是人体隐喻(1461),第五是机器隐喻,最后是家庭隐喻(374)。批评性隐喻分析反映出许多隐喻具有正面价值,这种正面意义有利于公众参与并最终实现事业上的发展或国家的发展。作者希望本文能够将隐喻的批评性研究扩展到汉语访谈节目当中。而最关键目的是为了从社会语境,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的角度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隐喻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