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诱导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转录组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遗传育种的基础,是对棉花品种进行遗传转化改良的重要技术环节,又是生命研究的一个重要模型。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体细胞向胚胎发生途径转变的发育重建过程,是植物发育过程中类似合子胚发育的独特现象,而且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可以在离体条件下人为控制,是最完全的细胞全能性表达的一种方式,是细胞全能性的有力证据和经典示例。
  生长素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由两个过程组成,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为了探究外源生长素调控棉花体胚发生过程,本研究从两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我们克隆了两个与细胞分裂紧密相关的基因CYCD2和EBP1,研究其功能;另一方面为了发掘更多的生长素诱导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我们对生长素诱导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再分化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揭示胚性分化科学问题和促进作物遗传转化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本研究取得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GhCYCD2和GhEBP1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CYCD2和EBP1生棉花中都有较高的保守性。但是,CYCD2基因在不同物种进化中变异较大,而EBP1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变化较小。构建CYCD2和EBP1的超表达载体P35s∶GhCYCD2-OE和P35s∶GhEBP1-OE,转化棉花植株,研究发现P35s∶GhCYCD2-OE转基因植株的GhCYCD2的表达量增加,叶片增大,叶柄伸长,叶片细胞的色素腺体增多,茎和叶柄的横切片结果显示超表达P35s∶GhCYCD2-OE阳性植株的茎和叶柄细胞变小,但是P35s∶Gh EBP1-OE转基因植株的表型无明显变化。同时转基因阳性植株的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快,且细胞多呈近球状,较易分化,而对照植株多呈条状,推测是由于GhCYCD2、GhEBP1基因加快细胞分裂速度造成的。
  (2)通过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对棉花愈伤组织分化率的统计发现,最优激素组合为KT(0.1mg/L)+IBA(0.025mg/L),诱导率最低的为不加生长素的组合(即生长素浓度为0mg/L)。
  (3)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棉花愈伤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不同激素系列浓度梯度的所有比较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的GO子条目都相同,说明系列浓度梯度的不同激素诱导产生的差异表达基因转录模式一致,但从诱导产生的差异基因数目来看,添加植物激素2,4-D时,随浓度的升高,差异基因数目减少;添加植物激素IAA时,随浓度的升高,差异基因数目无明显差异;添加植物激素IBA时,随浓度的升高,差异基因数目增加。
  (4)棉花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的激素组合和分化率最低的组合相比较发现,其中酒精中毒通路在这两个时期(5d、20d)都显著富集,且富集在酒精中毒通路的这些差异基因均为上调表达,推测酒精中毒通路在生长素诱导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可能起正调控作用。然而在20D样品中显著富集在光合作用通路的这些差异基因(光系统Ⅱ蛋白PSBQ2、PSBS、PSBW、铁氧还蛋白SEND33)均为下调,富集细胞周期(细胞分裂调控蛋白sna41、CDC6B、DNA复制许可因子MCM3、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20-1)通路的差异基因均为上调表达,说明光合作用可能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细胞周期起正向调控作用。
  (5)生长素诱导棉花愈伤组织分化率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的添加与否对分化率有很大的影响,不添加任何生长素的组合愈伤分化率很低,添加生长素后的组合都有一定的分化率。我们比较了添加生长素的组合与不添生长素的组合发现,在生长素诱导棉花愈伤组织再分化初期(5天),当生长素浓度为0mg/L时,差异表达基因特异性富集在钙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油菜素类固醇生物合成(Brassinosteroid biosynthesis)路径,推测生长素抑制了这两个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参与的基因有B类钙调磷酸酶蛋白4(CBL4)、钙结合蛋白(CML45)和细胞色素P450。
  (6)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诱导棉花愈伤组织分化的频率不同,在浓度为0.025-0.05mg/L时,高浓度的2,4-D和IAA,促进分化,高浓度的IBA抑制分化,我们比较了生长素不同浓度的组合。与表型结果相似,2,4-D与IAA共同富集的有碳代谢,IBA富集的为类固醇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花青素生物合成等次生代谢物的合成,推测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主代谢影响细胞分化。
  (7)利用qRT-PCR对6个候选基因在棉花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与RNA-seq数据基本一致,表明RNA-seq数据是可信的。同时推测以上这些候选基因在激素诱导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起调控作用,后续可对其功能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引起玉米结实性降低造成减产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因此,研究玉米自交系花期耐热性,筛选出耐热的玉米自交系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38个玉米自交系在泰安2016、2017年进行花期套网袋授粉,结合玉米自交系自然开放授粉,研究玉米自交系授粉结实率的差异,通过套袋和自然开放授粉来区分花丝引起的不育,还是花粉引起的不育,建立玉米自交系耐热性标准,并筛选出一些耐热的玉米自交系,
出苗率与出苗速率是影响植株成苗、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判断种子质量,幼苗活力的要素。本研究期望通过关联分析的方法检测与玉米出苗速率关联的分子标记,挖掘与玉米出苗速率相关的功能位点,为培育出具有出苗快、出苗整齐度高和耐深播特性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取得结果如下:  1.研究明确了玉米自交系出苗速率相关指标的关系。不同播深下玉米自交系出苗时间与初始出苗时间显著正相关,与中胚轴
玉米是世界三大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饲兼用,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呈递增趋势。柱头,又称花丝,是玉米重要的生殖器官,花丝的正常发育与玉米产量直接相关。研究花丝发育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可为深入开展玉米性别决定的遗传机理等研究提供参考,深化人们对花器官发育的理解,同时对玉米杂交种的繁育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L5895突变体是D378自交系中发
学位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随着生产上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受各种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玉米倒伏呈增加趋势,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主要因素。然而,玉米的抗倒伏性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为深入研究玉米抗倒伏性的遗传规律,从而为抗倒伏遗传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多年不同生态地区的玉米自交系田间表型筛选鉴定,茎秆表皮穿刺强度
学位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于水稻密植以及高施氮肥的影响,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现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但由于抗性资源缺乏、病原致病性及植物抗病性研究滞后,限制了水稻纹枯病的抗性育种。因此,解析水稻与纹枯病菌的互作机制并挖掘纹枯病抗性基因对纹枯病抗性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位
近年来,全球太阳辐射不断下降已经成为限制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弱光成为影响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非生物逆境之一。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36°09′N,117°09′E)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选用夏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试验处理,即花粒期遮阴(开花-收获,S1)、穗期遮阴(拔节-开花,S2)、全生育
学位
2015-2017年,本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36°11′N,117°06′E,海拔178m)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小麦品种泰农18为试验材料,设有4个处理,分别为:仿照当地农户种植管理方式(T1);在T1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适时晚收夏玉米,减少施氮量,提高磷钾肥比例,改一次施氮为分次施氮(T2);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探索作物高产潜力(T3
学位
甘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钾肥在调控甘薯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适量增施钾肥可以提高单薯重和单株结薯数,显著增加块根产量。对于钾肥促进甘薯块根形成,提高单株结薯数的研究尚少。为探明增施钾肥促进甘薯块根形成的生理机制,本试验以结薯数差异显著的食用型甘薯品种红香蕉(HXJ)和北京553(BJ553)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钾肥(K2O)施用量,分别为0g·m-2(K0)、12g·m-2(K12
学位
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纤维是纺织工业最重要的天然原料。棉纤维突变体是研究棉纤维分化发育的分子机理及遗传的优良材料。LiSd极短纤维突变体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在转Bt.Cry1A基因育种的(20R37×5A41)F2代群体中发现的1个新的自然突变体,该突变体叶片和短绒表现正常,但是纤维极短(6-7mm),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发现,其纤维表型遗传稳定。本研究以LiSd为材料,对其开展了遗传、等位
学位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将CO2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并释放O2的生化过程,是植物碳同化和生物量积累的重要途径。光合作用根据碳同化途径不同主要分为C3、C4和景天酸代谢(CAM)三种类型,其中,C4植物具有CO2同化速率高,光呼吸弱等优点,在高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其生物产量显著高于C3植物。  在C4植物,如玉米中,光合作用需要通过花环结构的两种细胞:叶肉细胞(MC)和维管束鞘细胞(B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