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出 处】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日期】
:
2018年01期
其他文献
致密砂岩油藏的储层微纳米喉道发育,流体渗流通道细微,边界层作用明显使得渗流规律不再符合达西定律,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特征,致密油储层的这一特性为油藏的合理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以LD地区长7储层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以室内实验为基础,运用油藏工程、油层物理学、分形学等相关理论开展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能力的相关研究。首先,通过高压压汞实验(50MPa)、恒速压汞实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
现阶段致密油藏大多采用传统的水驱方式开采,由于裂缝与基质渗透率之间的巨大差异,注水开发后期基质岩块中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富集。油田开发实践表明,毛管力的渗吸作用是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此,在考虑致密储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毛管渗吸规律对认识致密储层的驱油机理意义重大。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目标,采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多种实验方法,对致密砂岩储
内蒙古获各琦铜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著名的Cu-Fe-Pb-Zn多金属矿床,其成矿动力学背景、赋矿地层时代、成矿年龄、致矿侵入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一系列科学问题长期存在争论。本文在获各琦矿区赋矿地层二云母石英片岩中获得了1187Ma和1189 Ma的最年轻碎屑锆石U-Pb年龄,并在侵入到该套地层中的辉石角闪石岩中获得了907 Ma的锆石U-Pb年龄。结合前人在该区域同一地层获得的1118Ma的最年轻碎屑锆
为了更好地了解特提斯造山带的演化特征,本文对特提斯造山带的北缘进行了综合的地质研究工作,包括岩浆岩和碎屑岩的U-Pb锆石测年、岩浆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东昆仑-祁连山的具体野外地质填图和沉积地层综合分析等。结合前人研究数据,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中北部新元古代以来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弧岩浆作用,分别为:1005-910 Ma、790-720 Ma、580-500 Ma、490-375 Ma、290-195M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柴达木陆块南缘,属青藏高原北部组成部分。大致以乌图美仁乡为界,可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为祁漫塔格地区,东段为都兰地区。虽然西段确有志留纪-泥盆纪岩浆活动,但前人研究重点在三叠纪成矿方面;项目组已确认东段出露大量小型斑岩体或斑岩矿化(点),但前人对于区内有关斑岩体-成矿作用重视不够、研究程度甚低。为此,本文主要进行如下两方面研究:一方面,选择西段地区志留纪-泥盆纪出露的5个花岗质岩体,
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Walloon煤组是一套单层薄、含气量低,但渗透率高、单井产量高的低阶煤组,是澳大利亚煤层气的主要产层。现有的研究对Walloon煤组的成藏条件缺乏系统研究,成藏模式研究薄弱,富集高产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Walloon煤组的高效开发。论文通过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实验数据及生产资料的综合分析对Walloon煤组的成藏模式及富集高产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对
坑(井)-地多参数电磁探测技术借助矿区现有的坑道、钻孔,将发射源置于地面、井中,在地面、坑道、井中三维空间进行观测,使得观测装置接近或穿过矿体;借助动源、大功率发射,获得更加明显的异常值;同时获取电阻率、激化率、谱激电参数,旨在加大探测深度的基础上提高深部分辨率。论文从深部金属矿精细勘查的迫切需求出发,针对目前固体矿产资源探测技术存在探测深度浅、精度和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