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多元化融资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不透水面积增多,雨水在城市地表层无法充分的自然下渗,从而形成地表径流,造成了一系列如城市内涝、城市径流污染、城市缺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刻不容缓。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广、资金需求大、运营维护成本高,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现实环境下,海绵城市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海绵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海绵城市建设融资问题俨然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诸多学者开始研究和探索海绵城市融资问题,以期突破海绵城市建设“瓶颈”,实现稳固有序的可持续化发展。但当下的研究仍然以宏观上的定性描述和理论研究为主,对于基于真实客观案例的定量研究较少。对此,本文从区域中观层面视角出发,聚焦于重庆市海绵城市多元化融资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如下:
  首先,本文阐述了海绵城市、融资效率相关理论,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为整个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在识别并筛选了海绵城市融资效率的五大评价指标和十九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市情构建了重庆市海绵城市多元化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总体目标层上以海绵城市融资效率为唯一指标,其系统准则层涵盖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资金利用率、融资可行性、社会功能满足度五大指标内容,进而在基本指标层上构建十九项具体的评价指标因素。
  其次,在海绵城市多元化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定量分析和客观评价的研究思维,运用云模型理论(CM)实现定性描述和定量数值之间的相互转换,再结合灰色关联度法(GRA)实现对指标因子的客观权重赋值,进而构建适用于重庆市海绵城市多元化融资效率评价的CM-GRA集成模型。
  再次,本文选用重庆市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为实例,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多元化融资效率评价问题。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CM-GRA集成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项目融资效率指标体系中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和评价云模型。再以各项评价指标为切入点,通过比较评价各项指标云模型的三个数字特征(Ex, En,He)和对应权值,确定影响重庆市海绵城市多元化融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和薄弱环节。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悦来新城项目融资效率一般,在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资金利用率、融资可行性几个方面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其他文献
第一章首先阐述了数据仓库产生的背景以及它的定义与特征,然后分析了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的异同;最一对当前数据仓库主要的几种产品作了简要的分析介绍.第二章是对数据仓库的两种主要技术: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进毯子理论分析和比较.第三章说明了数据仓库应用研究的意义和现状,并以这例就数据仓库在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作了详尽的阐述.第四章先从逻辑的、物理的、信息的、技术的角度以数据仓库体系结构进行了剖析;然后介绍了数据仓库的基本组成数据—元数据,最后分析了数据仓库的设计与性能管理等问题.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账务工作经验,指出了当前形势下企业账务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企业账务管理;问题;措施;制度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个人或家庭投资企业,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者,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集权和不规范性,有的企业实行的是家族
期刊
随着科技和城际交通的迅速发展,跨江跨海的基础设施投资状况日益增多,沉管隧道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埋深浅、坡度小、运行条件舒适、防水性能好、建设条件和良好的断面适应能力等显著优势已逐渐成为水下隧道主要形式之一,故沉管隧道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该项目在我国必将得到更大发展。可是沉管隧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施工中所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沉管隧道的整体施工过程具有难度大、技术复杂、水文地质环境多变等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然而,国内开展相关工程实践时间较晚,相关的沉管隧道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在促进规范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预算经费审计,是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促进事业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索创新预算管理审计思路、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势在必行。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就如何深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审计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问题  预算编制不够科
期刊
在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大量建筑运行能耗过高且现状老化的背景下,既有建筑的改造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作为城市发展中的基础单元对城市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如今大量的既有公共建筑存在升级改造的需求,这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桎梏,同时也是带动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发展起步较晚,对建筑的处理方式大多基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而大量的拆除重建造成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因此目前亟需一个科学合理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综合评价体系来对建筑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速公路平地而起,使得我国的公路网逐渐变得完善。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逐渐向西部倾斜,尤其是主要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网工程。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好,底子相对较薄,大部分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较弱。虽然中央政府投资在最近几年来对西部地区有所倾斜,但是完全只靠政府投资难以满足西部大开发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再加上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渐转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的方向。为了促进融资多元化、降低政府财政压力、提高为民众谋福祉的效率,急需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运用于西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因为其优秀的使用性能而成为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因此,保障和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不仅关系到公路管理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能否为大众提供稳定、舒适和安全的行车环境。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路面的行驶质量、行车安全与舒适性都与路面平整度有关,同时路面平整度也体现了沥青路面的整体病害情况。但是由于现行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及预测模型都存在一些弊端,使得公路养护部门不能准确把握路面的整体情况。所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对路面平整度进行评价及预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在详细分析
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发展是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等特点,使得以政府部门投资建设为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城市发展的需要,为此,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PPP模式逐渐在我国各地得到应用。然而,轨道交通是典型的经济效益不佳而社会效益显著的PPP项目,社会资本需要政府部门对其在建设期进行必要的资本补偿才能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基于客流量的预测而做出的。在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通过引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有效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促进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提升了项目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其中,以轨道交通PPP项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然而,作为准经营性的轨道交通PPP项目,在兼顾政府部门社会效益诉求的同时,仅依靠项目本身收益无法覆盖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社会资本方。对此,政府部门通常会对社会资本方进行资本补偿,以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保障其合理收益。不仅如此,考虑到项目特许期客流量的不确定性特征,社会资本方通常要求政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