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十种曲》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gsd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文坛上,李渔是位引人注目的特殊人物,他不仅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戏曲作品,而且以一部戏曲创作和导演经验的总结之作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推向了顶峰。然而李渔在当时最主要地还是以曲家名世的,《笠翁十种曲》是现在可以肯定的他的戏曲作品。本文从多角度出发,联系戏曲发展的历史和李渔的小说创作及经验总结来评析《十种曲》,发掘其超越前代作品的新成就,不回避其缺陷,确立李渔在中国戏曲史上的独特地位。 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将《十种曲》放置在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考察其特异性和独特价值,进行纵向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十种曲》在创作目的(娱乐本位)、手法(虚构)和风格(文人俗趣)三方面体现出了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的特异性,这是具有士商一体特殊身份的李渔在特殊时代条件下做出的选择;横向上,本文以李渔小说和戏曲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来考察其戏曲与小说在创作动机、观念和状态上的差异性。李渔有四部传奇改编自他的小说,为使剧作适合舞台演出、娱乐观众和维持风教的需要他在原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修改,却使其戏曲失去了原小说自由自主的创作状态,而受到演出、娱乐、教化三重枷锁的束缚。 下编是《十种曲》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研究。《十种曲》的思想呈现出相当复杂而矛盾的面貌,本文选取了李渔在女性观和婚恋观上的矛盾态度进行分析,挖掘出《十种曲》较之前代戏曲作品所展现的思想亮点,不回避李渔思想中腐朽落后的一面,同时探析造成这种思想杂芜状态的原因。艺术方面,本文着重分析最能体现《十种曲》艺术特色的“新奇”的艺术追求的实现,梳理李渔对前代剧作家的借鉴之处,更多分析李渔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发挥与创造,最后指明这一追求的得失意义。
其他文献
系统论认为,所有的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内部和系统内外需要有物质、信息的交流。大学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也是开放的。但大学作为对知识进行保存、传播和创新的机构
学位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茜草饮片中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25:52:23),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常见中医学症状表现及证候要素方法根据《中医内科学》和《中医诊断学》症状学内容,制定《抑郁症症状条目池》调查表,收集370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然后
期刊
本文对吐鲁番、敦煌雇人放羊契中雇佣关系作了探讨分析 ,同是七世纪高昌时期的雇佣契 ,但雇佣关系并不相同 ,一种是带有承包责任形式的雇佣 ,一种纯属雇工、出卖劳动力 ;发展
Logistic单种群模型是研究有限空间内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本文利用Logistic模型对中国人口进行了预测,建立了人口预测公式。通过与实际人口相比较,结果表明,利用
本论文以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为背景,介绍和阐释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的相关思想。 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全球时代”或“全球化时代”,甚至“第二轴心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日益提高,作为物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陶瓷产品也逐步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对日用陶瓷产品的要求逐步向美观、舒适、豪华等方向发
虽然针灸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发表,但从总体来说针灸临床研究仍存在研究质量偏低的问题。结合循证医学的思想,介绍针灸临床研
本研究通过三个试验探讨了酵母细胞壁及其β-葡聚糖在肉仔鸡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试验Ⅰ:酵母细胞壁对肉仔鸡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 选用1日龄从肉仔鸡576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