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片功能期是绿叶面积的光合有效持续期,影响光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冠层叶片功能期的量化评估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量化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叶片功能期的影响程度对指导作物氮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试验于2015—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公主岭市试验站进行,以先玉335和郑单958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7,500株hm-2和67,500株hm-22 2种种植密度,每种密度下分别设置为300 kg N hm-2、150 kg N hm-2和0 kg N hm-22 3种施氮量,展开春玉米叶片功能期量化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2015和2016年试验数据,以高斯函数(?)模拟玉米各叶位叶片功能期的动态变化,并用2017年和2018年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模型特征参数的生理学意义,进一步解析利用5转折叶位拟合整株叶片功能期的简化方法,并探讨了利用该模型函数对玉米叶片功能进行分组的可能性。2.基于模型拟合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下叶片功能期,验证了高斯函数拟合叶片功能期的适用性,并量化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叶片功能期的影响。种植密度从37,500株hm-2增至67,500株hm-2,每增加1000株hm-2整株功能期减少33-63℃d,影响最大叶位在6-8叶,减少7-15%;施氮量从0 kg N hm-2增至150 kg N hm-2,每增加1 kg N hm-2整株功能期增加18-25℃d,影响最大叶位在6-8叶,增加22-32%;施氮量从150 kg N hm-2增至300 kg N hm-2,每增加1 kg N hm-2整株功能期增加3-6℃d,影响最大叶位在6-8叶,增加3-6%。3.以SPAD值的高密度快速监测能完整地体现其时空动态分布规律,2017和2018年获取的SPAD值试验数据表明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随生育进程先增大后减小且各叶位SPAD值高值和持续期有一定规律性。进一步利用有理函数(?)构建单叶SPAD值模型,并以叶片可见时间为轴建立叶片SPAD值三维模型,清晰地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种植密度增大SPAD值绿色色度变浅,密植条件下增施氮肥SPAD值绿色色度变深、持续期延长,生育后期SPAD值下降速率延缓,叶片功能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