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将会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当代大学生只有在拥有过硬的人格品质和熟练的知识技能下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人格表现积极健康;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少数学生的人格是有问题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存在着的大学生人格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和矫正,最终酿成校园悲剧的事件也频频上演,况且这些悲剧已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悲剧,而是上升为了整个社会的悲剧。为减少或避免大学生人格问题的继续形成,也为避免因大学生人格问题带来的各类“极端”“另类”后果,社会、学校、家长及大学生等各方力量都应当形成一股合力来对其进行矫正。当然,大学生问题人格的矫正是一项艰巨、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明确当前存有哪些大学生人格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唯有如此,才能收获良好效果。 本论文共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包括此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主要的创新点和此次调查的对象和目的还有原则。第二部分着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人格理论”、“社会科学意义上的人格范畴”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得出笔者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界定及认识。第三部分则是在对“当前贵州省直高校大学生人格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整合架构的基础上,汇总得出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自我期望值高,心理压力过大;心理状态失衡,走极端等人格问题的具体表现。第四部分,结合已有的访谈内容和调查报告对造成大学生人格问题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大学生个人因素进行透视分析。第五部分,本节针对导致大学生人格问题的具体原因,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发展境况,分别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提出矫正当前大学生人格问题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