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加入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深入,步伐不断加快,加工贸易逐渐发展成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也成为我国跟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重要推力。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增长。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在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我国贸易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呼声越来越频繁。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加工贸易产品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以及对经济带动效应小的现状,使加工贸易的发展能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及经济界学者关心的重要问题。全球价值链理论,作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够重新看待各经济组织相互间发展情况的新兴理论,既包含微观视角,又融合了宏观视角,它可以指导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创造环节、提高自己的生产和创新能力、实现其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一个国家,若想使其加工贸易企业迅速进步,实现后来居上,就必然要牢牢抓住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积极投入到全球价值链之内,不断调整企业所处的位置,最终实现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如何利用全球价值链,结合当前实际,制定出适用于我国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措施,顺利促进其转型升级,是一个值得经济学者深思的问题。笔者就是站在全球价值链的高度,以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一重点课题。笔者通过对现有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对文章的整体脉络加以指导。然后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成因进行充分分析,寻找出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位次状态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进行一一罗列一一分析,并将各影响因素量化为具体的测评指标,通过计量软件在去除多重共线性的基础上对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每个影响因素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从而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